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2014-08-10 23:16:51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
  在这个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关键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主要技术手段并直接反映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项目管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而应用领域则是利用关键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技术管理手段而开展的具体信息化工程项目。
  2.2 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分析视角
  为了便于对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研究,这里将信息化建设抽象为业务运行和信息化功能服务两个视角,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分析视角
  业务运行视角主要从信息化建设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提出各种信息化功能要求,该视角将以各业务应用(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电子社区等)为重点由业务管理部门为主体来研究相关业务规范和规定。信息化功能服务视角主要从提供信息化功能服务的角度出发来归纳出支持信息化功能要求的信息化基础手段(即信息通信技术),该视角将以各种信息通信技术为重点由信息通信技术供应商为主体来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新的信息化需求是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的原动力,而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进而推动着各种业务应用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就是在这种互为促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应是业务应用部门(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方)和信息通信技术供应方(即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共同参与的。但是,目前人们往往过于关注信息通信技术标准规范(即技术规范)的研究,而忽视了业务应用相关标准的研究,从而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从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分析视角,我们可以将信息化标准体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标准规范,另一类则是以具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等)所涉及的业务应用规范。
  2.3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逻辑模型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中各类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并结合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技术参考模型,将复杂信息系统抽象为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逻辑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结构分为七个部分:业务应用层、信息资源服务层、应用支撑平台层、网络基础设施层、物理环境层、信息安全支撑环境及项目管理。这种逻辑结构便于对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也有助于信息系统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
 
图3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逻辑模型
   业务应用层:由面向公众的应用系统、面向员工的应用系统及面向合作伙伴的应用系统等所构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等信息化建设项目。该层将主要针对不同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不同的业务模型、信息模型、数据结构及信息格式。
   信息资源服务层: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数据库管理、多媒体服务、目录服务、信息描述等功能,并管理着各种信息资源库。
   应用支撑平台层:应用支撑平台层构建在网络基础设施层以及信息安全支撑环境基础之上,提供承载最终应用系统的功能服务。应用支撑平台层提供对基本应用的支持,包括Web服务、信息交换、电子邮件、文件传送、数据库、工作流等。应用支撑平台层包括了服务器端的应用支撑以及客户端的应用支撑。通过提供安全支撑接口,上层应用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进行各种安全服务的调用,实现整个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
   网络基础设施层:网络基础设施层向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必要的网络基础环境,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传输服务通道,是各类信息的最终承载者。
   物理环境层:物理环境层主要涉及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中各种信息处理终端设备、信息存储介质及各类外设资源等。
   项目管理:涉及物理环境、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化应用等各个层面的技术和运营管理。
   信息安全支撑环境:信息安全支撑环境由各类安全技术和防护手段构成,主要包括加密、信任基础设施、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字签名和验证、可信时间等多种技术手段,为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安全保障,并最终为应用系统提供各种安全服务。安全支撑环境是建立一个通用的、高性能的安全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2.4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标准体系是由一定系统范围内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依据之一;是促进一定范围内的标准组成趋向科学合理化的手段;是一幅现有、应有和预计制订标准的蓝图,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更新。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指信息化建设所需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该体系由结构图和明细表两部分组成,它是信息化建设所需标准的结构化蓝图。
  按照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分析视角、逻辑模型和标准体系的定位,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纵横关系,给出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
  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由通用标准、信息技术基础标准、面向业务应用标准和项目管理标准四部分组成。
   通用标准: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包括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性标准,主要分为物理环境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应用支撑平台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
   面向业务应用标准:包括业务应用系统所需的业务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服务标准。
   项目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信息化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间的层次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层次关系
  三、加快我国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贯彻"早期介入、积极跟踪、自主制定、适时出台、及时复审"政策,服务于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时跟踪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适时开展重要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配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全面做好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的科研成果及其产业化提出有力支持,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重点围绕电子政务、数字电视、信息家电、信息安全、信息编码、软件工程等领域,特别是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软件产业振兴等进一步开展相关的标准化研究工作。贯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战备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软件项目为重点,以提高软件产业质量和软件企业的软件工程能力为目标,调整优化软件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建立并完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和软件评估体系,努力支撑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快信息化进程。
  在标准化工作管理方面,将改进和完善标准立项申报、研究制定、审查发布等程序,逐步建立并形成一套有效的标准动态维护机制。本着"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协商一致"等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技术优势,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标准制定的速度,缩短标准制定周期。逐步建立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技术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标准一致性测试机构和标准实施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化成果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并贯彻实施,使其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
  标准与市场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是标准决定市场,还是市场决定标准,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标准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欠缺产业基础的所谓标准更是不会成立的。标准已成为构筑价值链的链条,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事实标准",以市场来确定技术上的主导权,并将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各参与方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获得最大的价值利益。创新已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灵魂,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了新兴技术在信息产业内的应用,以"争为先"的方式及时、快速地推出拥有核心技术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已成为各国企业把握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争为先"还体现在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过程中充分地、广泛地技术争论。电子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已越来越同科研开发保持同步或者还要超前。科研单位、企业及高等院校等不同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是保证技术标准得以广泛实施的基础,在技术观念、技术路线、体系框架等方面的争论是合理确立标准应用范围、技术内容及技术指标的保障。为正确对待技术标准制订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技术观点和争论,应本着"博为贵"的态度,坚持"平等、公开、公正、协商"的原则,营造一种和睦相处、协商一致、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采用开放的方式组建标准工作组成为鼓励和吸纳国内产、学、研、用等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有效措施,是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力量、充分发挥和利用各方技术优势和现有资源的重要途径。作为第三方的标准化机构将在各标准工作组中扮演起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等不同的角色。制定技术标准的目标在于广泛地应用和实施,"用为上"是指导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争为先、博为贵"都是保证"用为上"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关键基础和重要途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产业、以应用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标准化应追求技术标准在我国信息产业和相关市场中更广泛地应用,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营造和谐的标准化工作氛围,积极探索一条"争为先、博为贵、用为上"的标准化之路。
  改进和完善信息化标准的研制程序,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标准动态维护机制。本着"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国家投资和企业资助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扩大我国在信息化标准制订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项目招标、组建开放式项目工作及项目召集单位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尤其是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积极性,有效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和标准化成果,加快标准的形成速度。标准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因此,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逐步形成一套"长远目标与有限目标相融合、阶段发展和常抓不懈相结合"的标准动态维护机制。
  建立信息化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标准化成果只有转化为最终的产品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开发标准应用工具是保证标准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标准应用工具使信息化工程建设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标准,有效地应用标准化成果。为便于工程开发人员及时获得标准内容、配合标准的有效应用,应开发形式多样的标准实施工具。为了使信息化标准用户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建立起以标准化机构为主体、以技术专家为支撑的标准咨询和服务体系,并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有关信息化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咨询服务。
  完善信息化标准实验、验证机制和标准实施监督机制。试验验证对于技术标准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国外内大多数技术标准的产生都要通过建立验证系统,或厂家产品开发实践等方式来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可适用性。本着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的信息化标准联合试验、验证机制及标准实施监督机制。通过标准符合性试验、验证工具开发、标准符合性验证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以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以信息化工程为对象、以标准和有关程序为准则、以标准符合性评价机构为依托的信息化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标准实施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加大信息化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加强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协调一致性。信息化标准的作用只有通过标准的贯彻实施才能达到。因此,各地方应全力作好标准化基础建设及宣贯工作。特别是共性标准、基础性标准,各地方应认真执行和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并积极作好标准的应用试点工作。各地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贯彻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各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统一制定的国家标准项目建议。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