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公司应对偏差考核的利器 需求响应

2017-03-27 09:44:01 爱能界 作者:曾丹   点击量: 评论 (0)
在这樱花绚烂的三月,国网电力市场运营技术实验室主办了为期一周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培训。虽是主办方的成员之一,但此次以学生的身份再次系统地学习国外电力市场发展、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电力市场交易基本理论和要
在这樱花绚烂的三月,国网电力市场运营技术实验室主办了为期一周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培训。虽是主办方的成员之一,但此次以学生的身份再次系统地学习国外电力市场发展、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电力市场交易基本理论和要素、售电侧成员参与市场的模式、售电侧结算方式等等内容,收获颇多。在与各大售电企业的大拿们切身交流中,也让思想的火花碰撞出诸多想法。
 
(文章出自微信公众号爱能界  微信号:gh_412e9abbe55d  作者:曾丹)
 
眼下,全国售电公司已成立8000多家,典型的几类,有的是发电企业背景,有的是电网企业背景,有的是拥有增量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有的是负荷集成商转型而来的民营售电公司,等等。所有进入市场的成员,目的都是为了分得售电市场放开后的红利。然而,如同所有的行业,利益永远与风险并存。在我认为,吃透市场基本规则,尤其是出清规则和结算规则,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策略。
 
从17年广东2月、3月的集中竞价交易结果和考核结果来看,出清规则决定售电公司是否中标,中标未必获利,结算规则决定售电公司能否赢利,而结算规则中直接影响售电能否赢利的就是偏差电量考核。在这次培训课间交流的时候,有位售电公司的技术总监笑称:“偏差考核是售电公司的末路”。真的是否如此严重?先来看下广东的偏差电量考核规则。
 
广东偏差电量考核规则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2017年广东省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及电力批发交易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广东省电力交易2017年设定参与批发市场的电力直接交易用户和售电公司允许偏差范围为±2%,即偏差±2%以内的电量免于考核,偏差±2%以外的电量按照2倍的月度集中竞争交易成交价差绝对值进行考核。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广东省的售电公司应对偏差考核时的处境。
 
举个栗子
 
交易量:5000万KWh
 
交易价差:0.1元/KWh
 
电力用户目录电价:0.5元/KWh
 
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合同约定:0.05元/KWh
 
情景一
 
用电量5000万kWh
 
电力公司首先向用户按目录电价收取5000万KWh×0.5元/KWh=2500万元,然后将价差5000万KWh×0.1元/KWh=500万元返给售电公司,售电公司将5000万KWh×0.05元/KWh=250万返给用户,最终收益500万元-250万元=250万元。
 
情景二
 
用电量6000万kWh
 
电力公司首先向用户收取6000万KWh×0.5元/KWh=3000万元,然后将价差6000万KWh×0.1元/KWh-(6000万KWh-1.02×5000万KWh)×0.1元/KWh=510万元返给售电公司,其中考核了900万用电量,相当于超出的900万电量按价差的2倍考核,抵扣了90万元。若售电公司对用户无考核,则售电公司将6000万KWh×0.05元/KWh=300万返给用户,最终收益510万元-300万元=210万元。
 
情景三
 
用电量4000万kWh
 
电力公司首先向用户收取4000万KWh×0.5元/KWh=2000万元,然后将价差4000万KWh×0.1元/KWh-(0.98×5000万KWh-4000万)KWh)×0.3元/KWh=130万元返给售电公司,其中考核了900万用电量,相当于少用的900万电量按价差的3倍考核,抵扣了270万元。若售电公司对用户无考核,则售电公司将4000万KWh×0.05元/KWh=200万返给用户,最终收益270万元-200万元=70万元。
 
目前广东的现状,售电公司手上电量比较大的,本以为可以平衡电量偏差,事实上因为这类单独客户电量太大,出现电量偏差也大,根本平衡不了。根据网上已有的报道,在2月份负偏差率达到20%的情况会比较普遍,而在高达20%负偏差率下的考核费用更是令人毛骨悚然,18家出现了亏损,最多亏损1452万,对于众多刚刚进入电力行业的新手售电公司来说,可想而知,是多么残酷。当然,也有技术非常过硬的售电企业,最准确的预测率是99.79%,最多获利1688万。
 
±2%的偏差对于中长期市场而言到底有多严格?以上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上个月竞价次月的售电计划,次月无任何合同转手的机会,必须按照上月的中标计划用电,俨然已将现货市场的需求侧管理水平要求施加在了中长期市场中。
 
如何有效平衡售电公司的偏差电量,需求响应或将是售电公司生存的一项利器。
 
基本的需求响应类型包括:可中断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平移负荷、价格响应负荷等。
 
基于上文中的栗子
 
合同内容新增:可中断合同,补偿价格为0.02元/KWh
 
情景四
 
用电需求量6000万kWh
 
根据偏差考核要求,需利用可中断负荷将负荷削减至5100万KWh,即削减了900万KWh,实际售电公司的用电量为5100万KWh。此时电力公司首先向用户收取5100万KWh×0.5元/KWh=2550万元,然后将价差5100万KWh×0.1元/KWh=510万元返给售电公司。因为用户响应了900万KWh可中断合同,则售电公司将5100万KWh×0.05元/KWh+900万KWh×0.02元/KWh=273万返给用户,最终收益510万元-273万元=237万元,比例1中的情景二多27万元的收益。
 
电力需求侧管理则需要售电公司更专业的技术支撑,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使用户参与负荷响应,以控制偏差电量,适应中长期的偏差考核规则,实现售电公司和用户的双赢。
 
售电公司应对偏差考核的利器 需求响应
 
图1 售电公司的负荷代理模式
 
首先可以调研工业、商业楼宇、居民用户、电动汽车、储能等用户负荷资源的柔性负荷特性、负荷响应的不确定性及激励特性。从负荷率、峰谷差率、峰负荷率等用电数据入手,分析负荷资源的柔性特征,从物理形态、能量耗散方式、运行方式等多角度按可转移、可平移、可中断、储能等类型进行划分。从不同时间维度着手,进行相似日、相似时段、相似调用场景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激励机制对用户响应特性的影响等。
 
 
图2 售电侧代理负荷的柔性特性分析
 
愿所有市场参与者在电改的进程中,分享属于自己的那份红利。
 
原标题:需求响应,售电公司应对偏差考核的利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