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信息化30年回顾与总结

2014-05-26 22:37:09 CIO时代网  点击量: 评论 (0)
陈 静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 陆 德 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原主任 曹谷崖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部原总经理 丁茂顺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原总经理 主持人:张智敏 《金融电子化》编委会副主任
陈 静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
    陆 德  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原主任
    曹谷崖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部原总经理
    丁茂顺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原总经理
    主持人:张智敏  《金融电子化》编委会副主任
    张智敏: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采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算起,我国银行业历经近30年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成就斐然。回顾历史,我国银行业在长期的电子化、信息化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陈静:30年的发展建设,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在各家银行的领导和组织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业务人员密切合作,经过艰苦努力,银行信息化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今天的现代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电子联行建设起步。在当时电话都不好打的情况下,首先启动了通信网络建设,逐步在全国范围建设专用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同城清算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电子联行系统和同城清算系统,替代了落后的手工对账,实现了全国银行的跨行清算电子化。如在1992年,人民银行率全国之先在天津市建立了x.25数字通信网络,为商业银行和同城清算系统服务。
    全国各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逐步实现了会计、结算等业务的电子化,替代了原先的手工作业。在电子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各商业银行进而实现了区域和全国的通存通兑业务。
    张智敏: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和通信网络建设,也促进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进步。
    陈静:随着银行业电子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1996年,人民银行就实现了网络到县工程。商业银行也先后构建了县支行到总行的网络通信系统,为提供金融服务和市场监管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人民银行完成了重要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使央行的金融服务服务能力接进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一大批金融监管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建成和应用,人民银行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与之同时,全国主要商业银行相继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开发了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金融创新大大加快,各种中间服务产品曾出不穷,银行卡、网上银行等迅猛发展。这背后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而言之,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推动力,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金融业的生动体现。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人民银行和各家银行领导高度重视、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贯彻有力分不开。
    曹谷崖:银行业电子化、信息化确实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最早的会计电算化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引进到各类应用中。信息技术是现代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今天的银行如果不依靠信息技术,就无法营业。同时,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1987年,我在美国接受培训,美国的IT专家说:银行的IT系统宕机3天,就会导致银行破产。当时我还理解不了。中国当时银行行业的电子化远远没有达到规模,对银行运行的重要性也没有完全展现。但在今天看,确实是这样。
    张智敏:总结多年来的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各金融机构都取得了哪些成功的项目规划建设经验?我们的IT管理和实施能力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陈静:领导重视,总体规划,统一建设是关键。多年以来,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始终遵循“服务、保障、支持、促进”的指导思想,按照“服务业务,合理规划,科学实施”的方针,积极、稳步的推进。回首30年的信息化成就,“科学发展观”在金融行业的体现之一,就是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统一规划,切实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搞好相关的金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在电子化、信息化过程中,我国银行业非常重视通讯网络建设。从最早的卫星通信网建设,到 x.25网络,再到帧中继通信网络等,不断地逐步适应现代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现在有同志质疑,当初建卫星网是否有必要。这需要从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我国当时的电信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电话都不好打,更无数字通信,为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人民银行采取非常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希冀“毕其功于一役”。即便是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信息化基础设施也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也需要逐步跟进。我们应当客观地总结信息化建设历史经验,用科学发展观制导我们今后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继续将我国金融信息化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以满足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需求。
    曹谷崖: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科学规律,是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不能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IT是为业务发展服务的,业务流程、模式也在不断变化,IT怎么可能超前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呢?如果片面追求信息化超前发展,必然会造成投入的浪费。
    陈静: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确实存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重复建设的情况,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这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总结,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加以避免。
    曹谷崖:老实讲,我们的IT规划很难完全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我们的银行现在还是“部门银行”,每个部门只考虑自己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发展。IT 部门只负责IT系统建设和规划。虽然IT支撑着全行的发展,但由于业务部门在制订其发展规划时,框架过粗,使IT部门无法细化其发展规划,以至于造成IT 规划与业务发展配合度不高。这是过去多年来的IT规划不能发挥强大支撑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丁茂顺:总结历史,我们也或多或少走了一些弯路。这其中有我们对新技术认识的原因,正如陈司长所说,是发展程度的问题。还有一些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有的主管领导不讲科学,拍脑袋决策,从而造成决策错误。有的企业是换一任领导,换一套思路,信息化建设缺乏连续性,导致资源浪费和徘徊不前。“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必须坚持持续发展”。
    张智敏: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多年来对推进金融业技术与业务快速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尚有哪些急需推进的技术标准?
    陈静: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金融业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58项,对标准化在我国金融业的推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如银行卡应用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持卡人,使他们切实享受到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现代银行业的服务。
    应当看到,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还不完全适应金融业发展和信息化的要求,如今没有统一基础数据元规范等。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在上世纪末就制订了本行的基础数据元标准,对国家开发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作用显着,但整个银行业还没有。
    建议在国家金标委统一领导下,由人民银行牵头,尽快制订全行业的业务及管理的基础数据元标准。此外,标准的宣贯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当初制订了银行磁条卡标准,但由于推行的力度不够,致使有关银行的后期改造成本大大增加。过去工作中的某些不足,与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有关。现在回过头去看非常清楚,但当时很多问题是看不清的,这是发展程度的问题。
    我们总结经验,是对过去长期战斗在信息化岗位上的同志们辛勤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为了今天的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发扬成绩,避免或少走弯路,使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更好地发展。
    曹谷崖:在技术标准方面,农业银行有些经验。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注意了技术标准的规划和统一,按照世界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如果没有相应的标准,我们制订自己的企业标准。我们在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技术标准的应用。
    对于农业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其网点遍布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不平衡,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保留灵活性,“统分结合”,总账统一。
    丁茂顺:数据大集中堪称中国银行业的一个里程碑。早在1996年,就有人提出过大集中的设想,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实现。实现大集中的两个基础条件是:单机高速度的CPU和大容量的存储器,同时,要求计算机之间要有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20世纪末,本世纪初,技术条件具备了。
    之所以说大集中的意义重要,不仅是从技术、业务角度看,从任何一家完成大集中的金融机构的战略层面看,也是如此。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大集中的实现,许多工作必须全面落实到位。比如信息安全工作,在大集中之后尤其重要。
    陈静:我国银行业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2000年,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全国金融业第一次信息安全工作会议。经反复征求银行金融机构意见,形成几个重要的决策,如主要领导抓信息安全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必须有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岗位;必须保证相关资金投入等。我们经过调研,大胆提出 “信息安全建设资金投入,原则上不低于信息化建设总投入的15%”。这是保障金融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在30年里投入了大量资金,使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曹谷崖:信息安全绝对是银行业的第一位的问题,是关系到银行能否正常运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数据大集中之后,保障信息安全更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首要工作。在过年的信息化建设中,国内银行业信息科技部门逐渐摸索出适合本行业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使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齐头并进,为银行业的改革与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同时,也必须承认,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将安全绝对化,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建立安全防范长效机制,是保证我国银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张智敏:不久前,银监会郭利根副主席在中国银监会2009年信息科技工作会议中提出,“先行在大型银行逐步推行CIO制度”。对于CIO的角色定位,丁总认为一定要由IT专业人士担任。其他几位嘉宾持何种观点?
    陈静:什么是CIO?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CIO必须进入企业的战略决策层,即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二是CIO是专职负责信息化工作。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的分管副总裁除分管IT部门外,还分管其他一些部门。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IT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一般分管领导已不完全适应协调整个企业的业务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陆德:CIO作为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职务或职能的定位,是在80年代中。我想指出的,是对信息管理理念的变革问题。20世纪 80年代至90年代末的十多年中,对CIO的“主流使命”一直强调是“提供技术、技能和技术方面的管理”,更多地强调对CIO的技术要求。但到2002 年,通过对全球500位CIO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效沟通、熟悉商业流程、熟悉战略型管理”成为70%的CIO的共识,只有10%的CIO被访者仍认为是提供“IT技能”。至此,发达国家对CIO的“主流使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转变。对此,我们对CIO的“主流使命”必须要赋予新的思想和理念。
    CIO应当从战略信息技术、战略信息资源和战略信息体制这三个角度出发,运用经营管理知识,运用企业价值链理论,规划、指导企业信息化框架的制订和实施。
    张智敏: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银行业还有哪些需要着重加强的工作?
    陈静:多年来,我们在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材上取得很大进展,包括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但也应看到,在高水平管理人才,尤其是信息科技部门主要领军人材方面,存在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部分银行缺乏既懂IT、又懂业务的信息技术部门的主要领导。随着业务发展与IT的融合度愈来愈高,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将是下一步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曹谷崖:我倒是认为对于今天而言,最需要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每一个领域都更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IT部门需要,业务部门也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通过高效的沟通与协作,才能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陆德:在“新经济”条件下,对于IT的管理要求在不断变化,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也在发展创新,处于这“两变”的环境中,IT主管或CIO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是个重要课题。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全面进入第四阶段——“网络经济阶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信息化发展还不平衡,属于混合发展型。但主体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管理变革阶段”。
    目前,阻碍信息化向前发展的,已经不是IT技术。IT的技术功能和效力,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生产关系和结构框架的约束。当前阻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已经延伸到对管理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变革方面。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现工业与信息化部)统计,企业IT部门的主管,87%是纯技术人员出身。他们的技术能力较强,但管理能力偏低,对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知之甚少,形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在欧美的企业中,据数年前的资料显示,65%的CRM实施不成功,我国企业耗资80多亿元引进的 ERP系统,失败率也高达80%。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IT主管只懂技术,不懂管理。而实施CRM、BPR、ERP、E-Business和E- Government等系统,不是在实施技术工程,不是纯技术的问题,而主要是在实施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将这种理念和方法在IT技术上具体体现出来的问题。这正像陈静司长分析所担心的那样,IT主管和CIO者“只懂IT,不懂业务”,如何去实施呢?只能是低水平地重复。比如,如何运用 “经营管理”理论,运用“企业价值链”,即如何从供应商—企业—市场—客户,或从产品研发—供应链—产品—市场—销售—客户关系角度去进行管理、经营、营销和竞争?各个链节中的信息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性?这对银行业务也是一样。信息集成就是业务的集成,要用信息化去促进组织管理和制度的变革。由“金字塔型”结构管理变革到“扁平式”组织结构管理。
    国内IT部门的主管,过多地从技术角度去考虑管理,这是严重不足之处。时下,要求IT与企业管理高度融合,需要的是“T(技术)+M(管理)”的人才。从技术型到管理型,再提升到技术与经营混合型人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丁茂顺:数据大集中后,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决策支持系统,这也是一个进步。如何利用好数据挖掘技术,为业务拓展服务,是当前乃至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陈静:历史数据的不完整、不真实,使很多银行在这方面举步维艰。一流银行在利用数据进行客户需求挖掘和分析方面,有独到之处,他们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远远高于国内银行。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陆德:还有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价值评价理念问题,具体说就是对企业成本收益和绩效考核方法需要变革的问题。信息技术对现代金融业具有巨大支撑作用,完全没错。但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部门的贡献度是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说不清,因为我们的成本收益计算方法落后了。比如,大家都认为金融信息化对银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为什么在每次银行部门的绩效考核中信息部门往往“名落孙山”,只能拿到二等或三等奖金,怎么又会统计不出它对企业真实的创造价值呢?
    传统的成本收益计算方法在计算产出时,仅计算生产部门的产出,已经不适应“新经济”的需要。新形势下,必须采用价值链的方法和理念进行分析,不仅要对有形资产进行评估,还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即不仅要计算生产部门的产出,还要计算非生产部门(人事、后勤保障、培训……)的产出价值和贡献,并以此评价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总体价值。
    如果采用价值链分析法,就很容易看出IT的贡献度,也能够反映出IT部门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作用,我们的IT部门再也不是“成本部门”了。
    这一理念,CIO也应掌握,并要去实施。在“战略管理”层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这是我们对年轻一代CIO的期望。
    张智敏:30年来,几代金融科技工作者不计名利,投身到轰轰烈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业务部门快速实现现代化的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此,我代表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对从事过电子化、信息化建设的老同志,以及仍然奋战在信息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敬意!
    张智敏: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采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算起,我国银行业历经近30年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成就斐然。回顾历史,我国银行业在长期的电子化、信息化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陈静:30年的发展建设,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在各家银行的领导和组织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业务人员密切合作,经过艰苦努力,银行信息化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今天的现代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电子联行建设起步。在当时电话都不好打的情况下,首先启动了通信网络建设,逐步在全国范围建设专用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同城清算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电子联行系统和同城清算系统,替代了落后的手工对账,实现了全国银行的跨行清算电子化。如在1992年,人民银行率全国之先在天津市建立了x.25数字通信网络,为商业银行和同城清算系统服务。
    全国各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逐步实现了会计、结算等业务的电子化,替代了原先的手工作业。在电子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各商业银行进而实现了区域和全国的通存通兑业务。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