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趋势之一:银行转型 势在必行

2015-12-09 13:52:30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银行转型 势在必行    根据WTO协议,中国将于今年底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对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居民个人的人民币业务。与此同时,银监会放开了原来每家外资银行每年只批准开设1家分支机构的规定,外资银行在中国
银行转型 势在必行   
 
  根据WTO协议,中国将于今年底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对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居民个人的人民币业务。与此同时,银监会放开了原来每家外资银行每年只批准开设1家分支机构的规定,外资银行在中国开设网点的进程开始大大加快。 
 
  截至2005年9月,已有325家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其中,138家可以开办人民币业务,15家获准网上银行业务,41家获准经办衍生品业务,5家获准QFII(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目前,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经达到25个。即便如此,外资银行依然深受网点不足的掣肘,纷纷选择了入股中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抢占制高点。目前,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引进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外,汇丰、花旗、德意志、渣打也分别入股交通、浦发、华夏、渤海等股份制银行。通过入股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不仅获得了品牌资源、网点资源、客户资源等,也获得了巨额利润。 
 
  外资银行在经营上有明晰的市场定位,它们将产品资源主要集中在为经过选择的客户群服务上,而中资银行一般都面向所有阶层提供服务,产品资源使用分散。如此发展下去,要么失去对外资银行锁定的优质客户群的服务优势,从而失去客户,要么总体资源使用的回报降低,失去长远的竞争力。 
 
  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收入结构优化的动力。1948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银行数量由原来人民银行1家已经发展到1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117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5万余家农村信用社,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从当初的近1万亿元发展到今天的28万亿元。加上外资银行的进入,如此数量众多的银行依靠同质业务模式和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越来越感到生计维艰。 
 
  除了被动接受挑战之外,中国的银行开始主动走入国际资本市场,迎接挑战。中国银行计划于今年6月初在香港上市,募资额约为60亿美元。这将是内地第二家赴海外上市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此前,建设银行于去年10月在香港上市,集资额高达80亿美元,为2001年至今全球最大的首次上市集资金额。除中行外,作为内地资产最多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可能于9月赴港上市,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也都有意在年内登陆香港市场。 
 
  面对股东价值持续的增长和长久保持资产质量优秀的严峻问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在“2005(中国)银行家论坛”上指出,通过改制,商业银行每一项资产都要讲收益,每一项负债要讲成本,每一项投资要讲回报,每一项创新要讲投入和产出,每一个网点要讲利润。 
 
  中国商业银行将经历国际市场的考验,由国内银行走向国际性的银行。 
 
  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中资银行不仅面临发展的问题,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业务创新成为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银行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成为我国银行业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向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转型,还是迎合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国内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道路,这些体制、业务等方面的转变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体制、营销体系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以变应变”。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于中资银行也有积极影响。从规模上讲,国内没有能与四大国有银行抗衡的银行,但外资银行资本雄厚,它能够刺激中资银行的紧迫感,促使其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竞争即优胜劣汰,也能促进国内银行业的整合改革。
 
银行创新 颠覆传统模式 
 
  随着资本监管的强化,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银行信贷等以资金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与支持,银行信贷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推进器;另一方面,单纯地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所带来的规模快速扩张,将占用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的最低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在新的监管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通过业务与盈利模式转变,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全球的银行业正在呈现四大趋势、两大脱媒。四大趋势就是信息化生存的趋势、综合化经营的趋势、资本市场化的趋势和发展国际化的趋势。两大脱媒就是资本性的脱媒和技术性的脱媒。资本性脱媒就是银行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现象正在一天一天的改变,技术性的脱媒就是IT也将会占领银行支付的领域。怎么转型?我觉得唯一的途径就是“金融创新”。 
 
  但是,由于历史、制度和实践的各种约束,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还不适应这样的转型,中国的银行必须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去颠覆传统的经营模式、优化治理结构,更新经营理念和银行的文化。 
 
  麦肯锡曾给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开了一个药方,说你们想到中国去,最能够赚钱的是私人银行,是消费信贷与信用卡。其建议的策略是让他们与中资银行合作,但要用技术赢得利润。 
 
  面对国际竞争环境,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面临经营管理的全面变革与创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银行经营管理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创新是不得不为之的应对之策。但由于多年来,中国的银行所建设的业务驱动型系统之间不能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因此,深层次开发、综合利用信息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支持管理决策科学化的数据基础还比较薄弱。 
 
  数据挖掘 关乎核心竞争力 
 
  2000年,工商银行就扛起了“数据大集中”的大旗,由此在全国掀起了银行业数据集中的建设热潮。此后的几年里,整个银行业的信息化都没有离开这个“主线”。到2002年下半年,工行率先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的建设,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多个数据中心整合为互相连接、互为备份的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后来又将两大中心合二为一,以上海为中心,北京为备份中心,建成了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平台。建行和中行也相继实现数据的集中,在全国建立了数个区域的数据中心。农行的营业网点最多,分布最广。它通过建立区域中心,然后由大区集中走向全国集中,实现了数据集中。 
 
  2004年,是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的一年,各大商业银行的数据大集中建设已基本完成,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信息化的第三阶段,数据的深入挖掘和集成应用直接关乎服务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关乎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成败。
 
中国进出口银行科技部总经理王云生认为,数据集中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业务发展,支持业务管理和业务创新,仅仅集中显然不够,还要将这些数据深入挖掘,分析客户及资金流的走向,进行风险的监控和预测等,所以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业务系统的建设。数据仓库和灾备中心的建设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还有一点,那就是通过数据利用也可以进行业务的创新,这是未来银行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数据大集中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为用户带来最直观感受的则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网上银行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创办得较早,但由于以前客户信息和账户数据管理分散,业务一直处于摸索状态。2002年年底数据大集中完成后,网上银行取得了大发展,用户规模和交易数额增长迅速。目前,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企业用户达到8万多家,个人用户数则达到了900万。 
 
  银行再造 新瓶装新酒 
 
  现代银行业与IT向来就是鱼水关系。机构要调整,治理要规范,业务要创新,管理要科学。只有那些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金融企业,才能通过管理和业务的创新,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银行业的历史性进步,反映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站到了更高的台阶之上。数据大集中的基本完成,是这种历史性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业务创新方面,整个银行业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设计的核心业务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并储存丰富的客户基本信息和原始交易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库技术营销细分市场。 
 
  一位业内权威人士指出,银行改革以后所要支撑的信息系统在总体技术上还有难点,一是如何与历史的系统相结合,平滑过渡。二是涉及开放平台和封闭系统如何选择,这要照顾到银行历史数据的衔接。三是要兼顾到信息安全,确保有相当高的可用度。再有系统建成后的测试,以及系统开发之后整个应用系统的性能评估。这些问题都是各银行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的环节。 
 
  银行扬弃过去那种按职能进行分工并设立主管部门来进行组合经营的管理模式,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设计业务流程,变传统的“银行中心”为“客户至上”,从而推动银行在组织结构、分工格局、产品设计、激励机制、权力配置等方面产生。这就是“银行再造”的实质。 
 
  面临世贸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国银行业将迎来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都将面临各自的考验。我们期望,到时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以数字时代的高科技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