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力市场再现售电公司退市潮,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2025-08-15 10:12:52 新能见  点击量: 评论 (0)
8月13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公示,两家售电公司——广州智汇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烨电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申请退出广东电力市场...

8月13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公示,两家售电公司——广州智汇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烨电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申请退出广东电力市场。这并非个例,而是近期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它们为何选择离场?背后又折射出哪些行业信号?

公示显示,两家售电公司申请退市:

1.广州智汇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战略调整,聚焦他处。

该公司明确表示,基于整体经营战略的调整,未来将把资源和精力聚焦于其他能源领域的发展。因此,决定暂不参与广东电力交易市场的角逐,并自即日起申请退出,终止相关交易资格。这表明其选择主动收缩战线,寻求更具优势或更符合其战略定位的业务方向。

2.广东烨电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未战先退,风险考量。

2024年6月24日

这家公司的退市原因则更显市场“寒意”。该公司于才注册成为售电公司,然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属于“零交易”状态。

电力市场风险过高

究其原因,公告直指“”,具体表现为以及。面对潜在的高额考核罚款和难以预测的价格风险,该公司最终选择“止损”,。这反映出部分市场新进入者对当前市场环境的谨慎甚至悲观态度。

经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核查,两家公司均符合市场退出条件,现进入公示期(2025年8月13日至8月26日)。

行业观察:退市潮背后的市场逻辑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广东电力市场环境下,经营售电业务并非易事,需要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

两家公司虽然退市原因表述不同(战略调整 vs. 风险规避),但都指向一个核心:。

智汇能源的“转”:

体现了企业在能源多元化布局中的战略取舍。随着能源转型深入,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可能展现出比单纯电力买卖更吸引人的前景或更低的经营风险。

烨电能源的“退”:

则赤裸裸地揭示了。注册成为售电公司相对容易,但要在价格波动大、偏差考核严的市场中生存并盈利,则需要强大的风险对冲能力、用户负荷预测精度以及专业的交易策略。对新入局者和小型售电公司而言,这些挑战尤为严峻。

这并非广东首次出现售电公司退市,过去几年也时有发生。每一次退市,都是市场自发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优胜劣汰的表现。它提醒着所有市场参与者:

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电价波动、偏差考核是悬在售电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对预案。

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单纯的“搬砖”模式(低买高卖)越来越难以为继。增值服务、用户粘性、专业交易能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等将成为售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定位需清晰:是深耕电力交易,还是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形势做出明确选择。

广州智汇和广东烨电的退市,是广东电力市场动态调整的正常现象。它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市场主体在激烈竞争和风险压力下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促使整个行业思考如何在变革中提升韧性、寻找新的增长点。市场的“进”与“退”,最终都是为了更健康、更有效率的发展。未来,谁能在风浪中掌稳舵,谁就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水区行稳致远。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