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信息化改变中国

2014-05-25 00:13:01 中国信息化  点击量: 评论 (0)
2014年3月,备受关注的两会因改革新政而让公众充满期待。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大棋如何落子,制度设计如何付诸实施,成为今年两会的最大看点。 而在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焦点
 2014年3月,备受关注的“两会”因改革新政而让公众充满期待。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大棋如何“落子”,制度设计如何付诸实施,成为今年“两会”的最大看点。
    而在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焦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大数据”、“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三个关键词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大数据”首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大数据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大数据”旋即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词汇。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 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这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维护网络安全”这一表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表示,这意味着网络安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此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也表明,“信息安全”将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相关法规有望得到完善,政策执行力度也有望增强。而随着中央领导小组的成立,今后各省市会相继建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不仅涉及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还可能会涉及相关体制改革。
    而深受网民关注的“互联网金融”也首次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简短的内容已然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最高决策层的视野。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第一时间表态,央行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发展,规范和完善监管。业内人士欢欣鼓舞,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大利好,正能量满满。
    但“两会”刚刚结束,腾讯与阿里争抢的首张网络信用卡,还没来得及上线,就被央行暂停,同时暂停的还有二维码支付。央行称,已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因为相关支付产品安全性有待完善。不久后,四大行相继下调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负面清单”理念也应运而生。央行将正式规范“互联网金融”的风声再起。2014年或许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年。
    中国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过程中,老龄化加速、工业面临转型、食品安全监管难、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些难题不仅困扰着政府部门,也制约了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息化也许会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2014 信息化关键词
    2014年的“两会”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声中落下了帷幕,而围绕“两会”的话题还在持续发酵。今年的“两会”对“大数据”、“信息安全”和“互联网金融”都赋予了新的意义。“大数据”已经由企业级应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对各类数据加以收集利用,不仅可以提升产业发展,还将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信息安全”除了将影响IT市场竞争格局外,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使银行不得不改变自己自上而下的产品服务研发模式,将以“客户为中心”这句话从口号落到实处。

“大数据”引领未来产业
    今年“两会”,“大数据”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接下来的会议过程中,不少代表委员认为,由海量信息构成的“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各个数据源头能够开放资源,对“大数据”善加利用,将成为提升产业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可以成为政府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利器,要加大应用。“9•11”事件后,美国就开始重视“大数据反恐”,2013年美国反恐局长曾提到通过大数据成功挫败了50多起恐怖事件。刘庆峰建议,各部门把相关大数据统一汇总,通过数据挖掘助力公共安全。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也在提案中表示,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大有可为。应将“大数据”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更是指出,我国无论是网民数量、发展速度,还是网络规模和应用方式,都已进入信息化大国和网络大国的行列,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对数据的重视和应用不足、信息化法律的缺失、数据安全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大数据发展的障碍和威胁信息安全的隐患。
    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认为“大数据”或许是治理交通拥堵、雾霾天气、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的利器,也会为政府打开了解社情民意的更大窗口。应将“大数据”发展列入国家战略,从而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数据”的实践探索中,政府部门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政府管理国家的过程中不断收集到海量数据并存档在案;而另一方面,政府又需要不断去统计、分析、预测国家的一些宏观情况,辅助决策。公安、媒体、金融、卫生、教育、贸易等行业都在不断积累数据,政府因为监管的需要又会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局,测绘局、气象局等部门则是直接在做数据的收集、分析或者利用。
    电影 《少数派报告》中曾这样描绘过未来的一幕场景:人类利用可侦测人脑电波的“先知”寻找企图犯罪的人,在他们犯罪实施之前进行逮捕。事实上,在打击街面侵财类案件的工作中,上海公安也启用了“预判”方式,但依靠的并非“先知”,而是海量信息组成的“大数据”系统。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3月20日,上海扒窃拎包和盗窃“三车”等街面犯罪案件数量均有所下降,破案数同比增加:破获扒窃拎包案件2440起,同比上升103.5%;抓获犯罪嫌疑人1086人,同比上升17.4%。破获盗窃“三车”案件1956起,同比上升129.8%。
    政府掌握的海量数据如果能进行适度地开放,加载互联网便捷的查询能力和挖掘能力,将会释放出巨大的价值。这些数据拥有巨大的社会、科研、民生和经济价值。在2014年,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项目走出概念验证阶段,进入生产和实施阶段。

“信息安全”成为国家战略
    2013年发生的“棱镜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伴随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信息安全”很自然地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一个重要议题。
   “棱镜门”的曝光让“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由于国外企业在IT产业发展中具有先发优势,所以在芯片以及操作系统层面,国外品牌依然占据着IT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我国依赖外国技术装备而构建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直在承受着严峻的安全威胁。长期以来,我国国防、金融、电信、能源、政府、交通等领域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因其对系统技术装备水平要求较高,同时采购人对于自主品牌的不信任、国家对于“信息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系统主机装备近一半采用的是外国品牌产品,金融电信等领域99%的主机装备为外国品牌所把持。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政协副主席张泽熙表示,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信息产品方面其实已经积累了比较好的基础,国家完全可以做一些区分,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一定要使用自己国内的产品。一般的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来采购一些设备,但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装备。
    此外,“信息安全”立法问题也获得了两会代表的重视。孙丕恕作为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自2008年以来,连年提出了《关于全面落实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升我国信息安全保护水平的建议》、《关于深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建议》、《关于完善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关于实施自主云计算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中国自主云的建议》、《关于提升我国信息化装备水平、建自主可控“中国云”的建议》、《关于建立信息安全审查制度的议案》等建议,都直接或间接指向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孙丕恕又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的议案,在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加强安全立法工作、实施产品与服务安全审查制度和国产化替代工程等提出建议。
    个人“信息安全”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交的《加快个人信息安全领域法制建设》提案,就如何改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进言献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代表建议,我国应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信息申报、信息收集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吕忠梅代表也建议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利用行为。

“互联网金融”打破藩篱
    2014年年初,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热点话题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早在2013年8月 “互联网金融”概念首次登陆中国互联网大会时,银行并没有将略显青涩、稚气的“互联网金融”放在眼里。2014年春节后,余额宝、娱乐宝、理财通、百发、京保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将银行倒逼出一口凉气。一时之间,批评者称,余额宝类产品是附着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甚至喊出“取缔余额宝”的声音。而支持者则认为,这种质疑是因为银行固有的利益受到冲击所致。
    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潘功胜和易纲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四次鼓励“互联网金融”,表示不会取缔余额宝,但将对其加强监管。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两会”期间,一些委员表示应该支持“互联网金融”这个新事物,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但也有不少银行界人士认为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张对“互联网金融”提出限制性门槛。其实,“两会”中对“互联网金融”的热议以及提案,表示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已较明确,主要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促进发展,作为“一池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二是监管规范,对“互联网金融”中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监管层将出台政策予以规范,以期其更好地发挥正面作用。
    于是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诸多创新业务接踵而至。但前一天刚宣布,隔天央行就紧急叫停。之所以叫停,是其触及了央行的底线。虚拟信用卡也好,二维码支付也罢,这些恰恰是日后金融监管格局大变的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正在催化中国金融市场格局的革命式重构,不断涌现的新业务模式,令金融监管出现巨大法律真空。
    叫停风波过后,央行表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并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底线”思维:即创新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等五大监管原则。具体底线是:P2P和众筹融资要坚持平台功能,不得变相搞资金池,不得以“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等非法金融活动。
   “互联网金融”或将颠覆掉的不是金融等某个具体行业,它正在颠覆的其实是一种垄断的金融生产方式,传统金融业靠垄断攫取利润的日子或许不会长远了。
    其实,对监管层而言,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本身非“你存我亡”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手心手背上都是肉。历史上,金融制度的变迁从来都是利益主体相互冲突,最后达成妥协的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是如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来说,也许不存在最优解或最理想的制度结构,唯有可能达到的是某种博弈均衡。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