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惟定谈互联网 时代暖通企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2017-07-18 09:30:26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编者按:**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能源等新兴业态发展成为
龙惟定谈互联网 时代暖通企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编者按:**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能源等新兴业态发展成为经济领域的焦点话题。
 
 
 
“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提出为暖通空调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暖通空调行业是否也可以“ ”,又能够“ ”入哪些新元素?
新常态下的“互联网
”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其中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地源热泵》杂志7月刊“本期专题”栏目汇聚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观点,我们将重点讨论“互联网
”大环境下的暖通空调行业如何应用而生,以拓宽产业发展之路。
 
 
 
 
以下为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惟定为《地源热泵》杂志撰写的文章,供读者分享。
 
 
 
有人认为“互联网 ”只不过是炒概念,是带有商业利益的“忽悠”、有人认为“互联网 ”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控制、更有人担心“互联网
”带来的冲击,如阿里巴巴、优步等对传统经营模式的颠覆,特别是利益的再分配。变革和创新总会带来误解和非议。但我认为,“互联网
”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会逆转。
 
 
 
“互联网
”首先是一种理念。它有几个重要的思想:(1)资源共享、(2)互联互通、(3)大数据应用、(4)扁平化管理、(5)分布式供应与个性化应用、(6)以人为本,用户主导。
 
 
 
所以,应该是“互联网 暖通空调”,而不是“暖通空调 互联网”。它对行业既是挑战,更是充满了机遇。
 
 
 
 
第一,从单一能源向多种能源转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在热力学上是所谓“?(Anergy)”的利用)。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低能量密度,所以需要集成应用以及用少量外加能源,四两拨千斤,加以提升。这就需要热泵。需要“能源总线(Energy
Bus)”。
 
 
 
 
第二,在未来社会里,每一幢建筑、每一个家庭,都可能产能(太阳能光伏或燃料电池),当然也需要用能。出现所谓“产销者(Prosumer)”。从过去能源系统的垄断性供应商(Producer)到垄断性传输转换(Utility)再到最底层的千千万万用户(Consumer)的P-U-C模式,到现在的千千万万的P
C互联互通,U只是提供平台的“淘宝”模式,确实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能源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蓄能平衡峰谷。水环热泵就是一个典型。而在互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智能电网中,热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即通过热泵蓄热间接蓄电,从而平衡发电系统的峰谷和波动性。国外研究表明,热泵是成本最低的间接蓄电措施。
 
 
 
 
第四,暖通空调的控制,将从现在的逻辑控制,转向基于大数据的自学习控制。室内设定温湿度控制、设备运行策略、能源利用的优化,都将基于大数据,依托传感器物联网。
 
 
 
 
第五,资源的分享。例如,在集中系统中,负荷的叠加做“减法”,10栋每栋1000kW负荷的大楼,只需要7000kW机组,如果10栋楼有3栋酒店和7栋办公楼(混合社区),负荷还可以更小。这也是一种“负荷分享”。再如,一个园区可能有N片分散的零星土地可供敷设地埋管,就可以用“能源总线”将N组埋管互联,供分布式水源热泵分享。运行中还可以根据负荷需求和季节特点,将这N组地埋管实行“轮休”,以保持土壤热平衡。
 
 
 
 
第六,未来的设备管理系统,将不再是通过控制中心的单向分级垂直化管理,而将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供需双方的双向管理,从而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能效和经济性的优化管理。
 
 
 
 
第七,以区域建筑供冷供热为目的的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系统,除了就近利用余热之外,还可以通过直供电,驱动贴近用户端的分布式热泵,使高品位的电力物有所值。如果用户端只是COP=3.6的空气源热泵,那么整个系统一次能源效率也可以达到202%,而且机组容量可以减小、初投资可以降低、输送损失大大减少,热电联产机组的燃料消耗也大大减少,经济效益也可以成倍提升。如果用户端热泵可以通过能源总线利用低品位未利用能源,那么系统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就形成了热网、电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能源微网。
 
 
 
 
第八,我设想,在园区甚至城区范围,建立能源中心。但它的供冷供热不再通过管网,而是在能源中心制热水和制冰,用户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通过物流以集装箱模式配送,到现场可通过快速连接为用户供冷或供热。用户完全可以按需订购,不会浪费。从而形成区域能源的电子商务。
 
 
 
 
第九,我还设想,在旧城改造中,将既有建筑中的制冷制热机房联网(联网管道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或交通廊道连接),这样10栋楼的供冷供热可能只要5-6栋楼的机房便可以满足,而且可以使这些机组在高效率下运行。
 
 
 
这些设想和愿景都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就看我们有没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建筑和暖通空调行业如果不紧跟“互联网
”的形势,我看继零售商业、金融和出租车业之后,“互联网
”下一个要颠覆的就是建筑设计行业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的的确确有人在酝酿。(文/龙惟定)
 
 
 
人物档案
 
 
 
 
龙惟定,男,1946年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供热通风专业。1983年在同济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教授、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主任。同时担任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中方协调人。2003年起,担任国际制冷学会(IIR)科技理事会成员、空调(E1)委员会主席、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兼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兼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暖通空调》编委会成员,《地源热泵》杂志编委会委员,《现代空调》丛书副主编。同时,还是美国采暖空调制冷工程师学会(ASHRAE)会员和英国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CIBSE)通讯会员。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