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大力发展,关于智慧城市你知道多少?

2018-01-08 15:44:46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常常看到,在整座城市中,所有人都可以很随意的与所有的物体进行互动。只要有任何情况,这座城市都能够及时的进行反馈,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常常看到,在整座城市中,所有人都可以很随意的与所有的物体进行互动。只要有任何情况,这座城市都能够及时的进行反馈,立即处理突发状况。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易的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完成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如今,这样的科幻场景逐步在显现实之中上演。这就是智慧城市,今天小编就与大家聊聊智慧城市那些事!

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呢?

一方面,智慧城市里人人都是一个移动传感器,制造、传递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数据通过巨大的网络传递到中控中心,实时“指挥”系统为人类服务,并保护人类的生产和活动。与此同时,高度控制反面,就是反控制,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因为系统的组件、节点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变得更为复杂,智慧城市的漏洞也在增加,或许由某个节点引发。为了防御我们需要预测。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信息的搜集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福利,但个人信息数据信息的大量被采集,让人“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数据之下。坊间有则笑话:你在外勾搭其他女人,除了你老婆,全世界都知道。笑过之余是否有种深深不不安全感?我们是社会人,会发布自己的信息,但我们也有权利不发布。智慧城市的人,隐私安全始于家中。随着我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据的收集、保留、使用和共享,需要有保护个人信息的管理协议和程序与之匹配。

智慧城市与大众民生密不可分。智慧城市绝不只是服务于城市管理者,至少要实现包括政府(城市管理者)、人民大众(城市建设者和成果享用者)、平台建设者或运营者在内的多方共赢,尤其是服务于人民大众更重要,只有这样智慧城市才会更有生命力。原因很简单,城市管理者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民大众(城市管理者也是人民大众一员),人民大众的体验最重要,谁能提供更好的体验,他们就会选择谁,城市管理者不会逆人民大众民生而行事,同时人民大众体验所产生的大数据也将成为城市管理者服务方向的重要参考。因此,人民大众才应该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享用者、智慧城市的建设者,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者。智慧城市建设者要把交付给客户的运营平台打造为连接一个城市万物的中心节点,通过构建一个以运营平台为中心的开放、融合的软硬件生态,逐步将一个城市的个人、实物、设备设施、机构、组织等连接在一起,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搭建具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显著特征的城市神经系统和城市智能运营中枢,以此服务于城市管理者和大众,这样才会更有生命力。

“智慧城市“应该是绿色的,蓝天、白云、绿地和少量的人类,这是未来的应该的“样子”,同时,它也应该是节能的。因为能源本身来源于自然,取之、予之。如何实现?能源的产生、分布和消耗是我们需要分析的。评估的维度:能源强度(能源总量/GDP)和能源效率,或许还要引入气体排放标准等度量指标。

我们希望能源强度是低的,能用更少的能源生产更多产品。有趣的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不一定就是能源强度低的国家,如沙特。欧洲国家在电力能源方面投入多,耗能少,所以,能源强度很低。同时,我们希望能源效率是高的,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能源更少。未来的智慧城市的目标:有更多方式提供快速、干净的能源。蓝天、白云、绿地和人的图片上,还应该加上一轮火红的太阳。总之,世界经典城市发展第五个阶段就是CBD的形成。当CBD高级商务区、办公楼都集中了以后,城市内敛的历史阶段就结束了。任何国家都要经历这五个阶段。城市高度集中,出现了污染、交通堵塞等一系列的难题。由于市区的人下班后就开车回家了,大概以平均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离开,所以市中心到晚上就空心化了。现在,环保问题开始治理整顿,围绕着这些具体的举措,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是在我的分析框架中,这些举措吻合的就是特大城市外围式发展。

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如何?

据统计,随着城市扩张、人口增长与流动,到2030年,全球33%的居民将生活在城市。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上升至70%,即超过60亿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智慧城市将不再是私人机构唱独角戏的科技项目,它将涉及到全球各国政府并且会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改变。有人会问: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快速出行BRT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铰接式公交车,具有容量大、载客量高的特点,分为双侧开门或单侧开门。车内配置有硬盘录像机、智能调度屏、线路指示牌、摄像机等电子设备。目前常用的有18米12米两种车型。

城市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视频采集传输技术,实现全城高覆盖。其中视频监控平台,以三维GIS系统为基础,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视频分布、警力分布、事件报警等信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市中心城区接入路口信号机,实现指挥中心的统一管控,形成全方位的交通诱导系统,有效减少拥堵和交通等待时间,为日益增多的特别勤务提供信息化保障。

多功能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外观现代美观,内部包括监控指挥大厅、报告大厅、高端会议室、数据中心等多个功能模块。城市应急指挥系统通过整合和利用城市现有资源,采用现代信息等先进技术,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应急体系。尤其针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为政府部门的指挥调度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市民安全。

近期多地纷纷推出新举措,加大投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五年市场空间达数十万亿;政策助力与科技发展共同驱动我国智慧城市进入建设高潮。中国智慧城市规模化建设开始于2012年底,住建部正式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覆盖90个城市;随后又于2013年5月、2015年4月分别新增第二批103个、第三批97个试点城市。此外,在全国范围内,一些非住建部公布的试点城市也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内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前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共签约311个城市,重点项目签约总量超过4000个。总计约500多个城市已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计划或在建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将达到3752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12%,2021年IT投资规模将达到12341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抓手,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中央政法委和增资办等九个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现阶段到2020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和联网应用工程是智慧城市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期对智慧城市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国际先进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所处的宏观环境,并分析了宏观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智慧城市业市场情况;智慧城市行业领先企业经营状况;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不管是智慧城市发展而来的“城市互联网”还是中国特有的“城市大脑”,全都是作为未来城市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以互联网、计算和数据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幻世界中那种万物互联,智能管理的场景未必不能实现。这些工程师们正在将幻想搬进现实之中,在这个时代,他们应该被称作“造梦者”。关于智慧城市,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