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7-12-19 17:51:13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一、互联网+农业简介概述: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

 

 

一、互联网+农业简介概述:

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近年来,一直被国家高度重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概念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农业对其的依赖也与日俱增。“互联网+农业”通过创新开拓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模式的新领域,从各个方面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的重要领域,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模式,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科技支撑。 

 “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挑战

1、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从各种渠道直接进入,使农产品流通渠道及其源头难以溯及,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2、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管有待加强由于缺少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应监管,以及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不规范的施用,造成了农田土壤、灌溉水、农区大气在内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立体交叉污染。   

3、农产品安全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的数量较少、种类单一,且制定水平低、修订慢,一些已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标龄过长,原则性强,操作性差。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千千万万生产者和经营者很难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生产和经营,亟须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体系。  

5、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制假售假、违规使用投入品、非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质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都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缺失问题。

“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思考

1、“互联网+”助力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以及农产品的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标准化控制和管理;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以及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2、“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建设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推动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两个领域,完善、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对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的动态管理、专人记录、及时更新,借助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奖惩联动,逐步形成主体全覆盖的信用信息网络。

3、“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利用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将现有的例行监测工作信息化,构建高速传输和泛在互联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采集网络,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监测方案在线编制、监测任务快速下达、检测结果快速上报、监测结果快速分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决策信息集成、技术支持、安全消费指导等服务。

4、“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追溯利用传感网、物联网、手持溯源终端设备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建立面向猪肉、牛肉、禽肉、蔬菜、水产品、茶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对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可追溯,通过信息采集、数据链接、数据传输、数据汇总和信息查询等功能,提供基于网络、短信、语音的可追溯农产品和企业质量安全移动、泛在信息检索服务,实现农产品的来源查证、去向追溯与责任定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采集和汇总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按行业类别、信息来源、涉及范围、危害程度等内容进行初步识别,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等级,对事件造成的损失等进行评估,实现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公共安全应急风险评价、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的功能,全面提升抗御和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建议

     首先,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整合涉农部门已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规划和成果,制订“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确定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

其次,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产、学、研相结合,针对传感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做好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 

第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网络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总体能力。  

    第四,加快实施“互联网+”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要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动智慧农民云平台建设,研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在线课堂、互动课堂、认证考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为全面提升“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好基础和创造条件。  

“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互联网+农业的运行模式

1、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

   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当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

2、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

   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电子化交易活动,它是以农业的生产为基础的。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等。它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构架类似B2B、B2C的综合平台支持,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从事与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相关的电子化商务服务,并将以充分消化利用。

3、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

   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对产品营销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传统隔离的农业一、二、三产业环节打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六、互联网+农业的优势

1、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

2、互联网技术推动农场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更有助于先进模式的推广复制

3、“互联网+农业”不仅能够催生巨大数据搜集、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服务需求,同时也生产打开了更大的农资产品销售空间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