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步入稳步发展期 各大企业争相入局技术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

2017-11-01 16:23:54 国家能源报道   点击量: 评论 (0)
近日,华能江苏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完成试运行,全面进入商业运营阶段。这不仅是该集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亚洲已建成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事实上,该项目只是我国海上风电
     近日,华能江苏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完成试运行,全面进入商业运营阶段。这不仅是该集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亚洲已建成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事实上,该项目只是我国海上风电提速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北京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获悉,2016年我国已成为全球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第一大国,新增并网容量占全球总量的37%。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已经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30.2%,市场活跃度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风口已至
 
  我国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凭借海上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迅速发展。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早前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21.9万千瓦,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全球装机量的11%,取代了丹麦,跃居全球第三。
 
  正因海上风电未来可观的市场规模和明朗的发展前景,目前众多能源集团也开始进入该领域,以期提前锁定优质风电站点,并积累早期开发经验。
 
  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毕亚雄在风能大会上透露,目前集团已经将新能源业务视为第二主业,特别是将海上风电作为新能源业务的战略核心进行布局。
 
  “目前三峡集团在我国沿海已经获得了超过1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资源,已经在响水建成了20万千瓦的项目,是国内继东海大桥后第二个商业化的海上风电项目。以三峡、龙源等大型能源集团为主导,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推进。据从事海上风电项目吊装的相关业内人士预计,从吊装订单来看,2018年还将有超过15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吊装。”在毕亚雄看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大,国际经验也表明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是可以预期的。集团公司提出海上风电的引领战略,将海上风电作为集团公司新能源的业务战略和核心并加速布局,未来将按照辐射两端、布局全国的思路进行布局,与此同时加强资源储备,推进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
 
  “互联网+”海上风电大有可为
 
  除了传统开发商,包括金风科技在内的多家风电企业也携最新产品亮相本次风能大会,向市场和同行展示了在海上风电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展会上金风科技就重磅推出了新一代海上大兆瓦产品———GW6.X平台及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标着这我国大容量风机开发技术正趋于成熟,正在开启商业化应用时代。
 
  据悉,GW6.X平台采用全球海上市场主流的直驱永磁技术路线,并且是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产品,额定上网功率为6.45~6.7兆瓦,可搭载154米、164米、171米规格大叶轮直径,具有极强的发电能力、可靠性和经济性。
 
  “金风科技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带动行业发展进步。该平台的推出,将以创新产品和技术促使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合理持续下降,有力带动中国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除金风科技外,明阳智能也在此次展会上重磅推出了其最新MySE半直驱海陆大风机新品。该公司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启应表示,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虽然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想要从风电大国跻身风电强国,关键是要在海上风电技术上有所突破,其中的核心就是抗台技术。
 
  “明阳智能作为海边成长的风电企业,研发的产品不仅具有天生的抗台基因,还以航空级的高可靠性为品质要求,在设计之初就注入了航空产品的设计理念。”张启应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集团推出的新机型在海上和陆上低风速区域均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推出的MySE5.5—155机组,专门针对中国海况低风速台风定制化设计,这款机组实际的叶轮直径是158米,在目前同级别抗台风机组中是叶轮直径最大的。对于海上来说,不仅能抗台风,而且大叶轮直径能有效地提升发电量。对于粤东地区,大家知道该地区整个海上平均风速很低,大概是在7米5左右,用我们这款5.5-155的机组,可以实现年等效满发小时数超过2800小时,这样就大大地提升了海上低风速开发的经济性。”张启应在会上透露,目前明阳智能抗台机组已遍布中国台风地区,结合大数据平台,明阳智能正在探索台风地区风能开发的规律。同时,通过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明阳已经找到了台风区域风能利用的“钥匙”。
 
  此外,记者从会上获悉,早前备受业界关注的浮动式海上风电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总体室主任许移庆在会上透露,我国首个海上浮动式风电示范项目将计划于2019年动工。据悉,该项目早在2015年就开始筹建,建设地点位于我国东海海域,但因我国海上环境与国外存在差异,目前具体的建设方案正在进一步制定当中,上海电气也将参与建设中国第一个海上漂浮式的风电示范项目,以达到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进步的目的。
 
  目前仍有多重发展屏障亟待突破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前景虽然值得期待,但与会专家同时坦言,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仍面对诸多挑战,在勘测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技术创新等方面都不太成熟。
 
  金风科技总工程师翟恩地对此深有感触。在翟恩地看来,我国海上风电建设面临的困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拥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国家在海上资源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但是我国北到大连庄河,南到福建,甚至到广西,风资源和地质状况分布非常不一。针对这些不同的风资源状况,不同的海床海况,如何选风机、定机型和叶轮直径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其次,目前用海面积越来越受限,针对上述情况,如果风机布置非常紧密,尾流就很大,对风机也有疲劳载荷的影响,这是整机制造商,包括开发商所面临的痛点。
 
  再次,海上风电是一个多学科耦合的行业,支撑结构需要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水动力学和土动力学,并不能照搬陆上风电的建设经验。
 
  “除上述瓶颈外,我国海况复杂,离岸距离影响大,运维成本高于陆上风电也是发展痛点。”翟恩地补充道。
 
  与会人士也表达了和翟恩地类似的观点。与会人士告诉记者,海上风电不仅建设成本高企,一旦出现问题维护成本更是难以想象,特别是一旦出现事故,企业将付出沉重代价。国外一些国家和装备制造企业在海上风电发展初期都有过较为深刻的教训。另外,海上风电是涉海工程,渔业、航道、船只、交通都有很多交叉,牵涉到用海功能区划,应从国家和地方层面从规划角度来进行高度整合。
 
  鉴于此,毕亚雄在会上对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国家规划对地区布局的指导作用。其次,国家和地方在研究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生产消费方式转型的方向。再次,需要大力推进电源和电网间技术层面,以及产业链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和协调。
 
  最后,毕亚雄还在会上强烈呼吁需加强市场监管,按照规划校准行业发展方向,监督产业各方各环节都要合规运行,以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