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还会发生“气荒”吗?——《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8)》

2018-09-04 15:59:28 能源杂志   点击量: 评论 (0)
在2018年全球贸易争端与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背景下,市场上对包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的乐观情绪受到影响

在2018年全球贸易争端与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背景下,市场上对包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的乐观情绪受到影响,而同时全球经济还面临增长乏力、债务高企、金融杠杆率过高等金融风险隐患,全球油价的持续升高,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来源: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王勇)

9月2日,第五期环球网财经早餐会暨《世界能源蓝皮书(2018)》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本期早餐会由环球网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中诚信研究院共同主办,旨在探讨新地缘政治因素下的中国油气安全问题。

如何保障能源安全?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原油消费量近6亿吨,其中进口超过4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天然气消费量近2400亿立方米,进口超过90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在美国可能重启对伊朗油气出口制裁等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全球油气价格已出现波动,油气供给安全问题重新被提上日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能源在特朗普手中已经成为有效的对内政策工具和强有力的对外政策武器。”环球网总编辑朱研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放缓,但世界过剩的石油生产能力仍然存在并继续扩大,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异常多变,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与能源政策调整,传统产油国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围绕国际油价走势进行角力。

美国不仅是世界能源举足轻重的消费国,更要成为全球头号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加速推进其能源独立,特朗普四处施压在向欧洲和中国推销油气资源,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石油进口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有大量关于能源和油气管道合作的内容。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指出,今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上升,直接原因主要是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最令人关注的无疑是美国可能要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全面限制伊朗的油气出口。尽管中、俄、英、法、德等国反对美国恢复对伊制裁的做法,但不少西方企业依然顾虑重重,越来越多的西方油气企业已停止从伊朗进口油气。部分国际银行和航运公司迫于制裁压力,也表示将停止与伊朗相关的业务往来。

对于美国重启对伊制裁,黄晓勇表示有经济和政治多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是为了打压伊朗石油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近年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持续攀升,作为能源出口国,美国可填补国际油气市场缺口,获得更大的出口份额,并通过推高国际油价获得更大收益;

另一方面,通过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美国可以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此为要挟,更好地控制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盟友,从而更好地实现美国的领导权。

今冬还会发生“气荒”吗?

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是达到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速15.3%,天然气需求受大量煤改气的因素影响出现井喷。去年进口量达到921亿立方,同比增长增速27.6%,去年进口结构也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我国的LNG的进口超过了管道气。这多种因素的参与和预测下,2018年的天然气供需形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虽然天然气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从路径、需求以及储备三个角度分析,我认为爆发如去年那样强烈的‘气荒’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副主任任朝旺教授指出。首先,由于环境治理等问题,华北地区进一步推进“煤改气”进度,供给侧需求仍会持续扩大;从供给的角度看,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一是自产二是国际贸易,在中俄管道正式投产之前,LNG将快速增长并承担一定任务,另外考虑到南气北调以及在储气库方面的建设和准备预案,今冬发生强烈“气荒”的可能性并不大。

与会的中石油相关人员表示,“对于‘气荒’的判断,我们更倾向解读为阶段性天然气供应紧张,这种情况具有季节性,且近期受政策性的因素影响较大。”对于保供,“三桶油”都会无条件不计代价地完成任务,而且在互联互通方面已经在尝试,LNG接收站相继投产,对于今冬保供将会提供较大的助力。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