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储气调峰,犹如病急来针抗生素

2018-10-16 16:34:04 南方能源观察 作者 黄燕华  点击量: 评论 (0)
刚刚过去的气荒,让天然气储备调峰成为今年行业里最热的话题之一。不同以往,奔着今年一定不能再发生气荒的隐含目标,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正

刚刚过去的“气荒”,让天然气储备调峰成为今年行业里最热的话题之一。

不同以往,奔着今年一定不能再发生“气荒”的隐含目标,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正在强力推动储气能力建设。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加快储气能力建设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并要求三大石油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签字确认需承担的调峰任务。

《责任书》要求落实的储气调峰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上游气源企业要形成不低于年合同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第二,地方城市燃气企业和不可中断大用户2020年底前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应急储气能力;第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2020年供暖季前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用气量的应急储备能力,同时要督促指导所辖区域内城市燃气企业优先发展可中断用户和可调减用户,形成不少于高峰日用气量20%的用户调峰能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18年上半年制定储气设施专项计划并确定今年要开工建设的项目。据了解,当前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了《责任书》。

虽然《责任书》已签,但能不能顺利完成,相关涉及方并没有什么底气。

方面,不能再次发生“气荒”是今年的短期目标,但储气调峰设备建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建设个储备调峰库,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虽然市场各主体表示愿意配合国家建设储气调峰项目,但在真正落实的时候,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自然会退缩。这也是为何国家层面多年来说要建立完善天然气储备应急机制而一直未见明显进展的重要原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储气调峰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某地建立起了3天用气的应急储备能力,如果寒潮释放了这部分气量,那接下来更冷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当前,国家层面正在通过行政命令式的方式要求保证储气能力建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简单粗暴地“刀切”地布置任务,短期内可能有一部分效果,但并不能长久持续。不少省份对于如何完成储气调峰任务,缺乏积极性和有效的抓手。对于省级主体,如何落实国家的任务,唯一的方法是层层分解传导任务。

从长远来看,应建立起储备调峰的商业模式。市场不缺钱,如何依靠好的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国家相关的价格政策来引导。虽然国家层面在政策上已经放开了储气调峰的价格,由需求双方自主协调确定,但终究是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据国家能源局《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到,今年将出台《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该文件被业内期待能为储气调峰描画岀基本的商业模型框架,但离真正有效的价格机制还有差距。

解决储备调峰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放开天然气价格。如果市场中有需求,且能支付得起这部分费用,企业自然愿意投资建设。另外,不少人士认为,全国各地是否都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建设储气调峰设施,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气量有富余的广东与天然气供应缺口较大的河北,调峰需求差距很大,理应有不同的标准来投资建设。

发烧感冒需要快速缓解,只能先上见效快的“抗生素”。

而要快速应对可能再次来袭的“气荒”,行政命令式的推动就是一剂“抗生素”,但离“治本”还远着呢。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