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因势转型

2013-11-05 10:37:04 EP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的希望。因而我国能源工业正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研发,让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
       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的希望。因而我国能源工业正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研发,让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取得了一定增长。同时,各电力公司也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优。但无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质量和效益的中心,传统电力信息化建设思路如何适应时代大趋势实现自身转型,分水岭已经显现。
电力信息化亟须观念转型。所谓转型并不是改变电力信息化为能源转换服务的宗旨,而是不再仅仅受命于传统业务管理理念。电力信息化要学会跨界思维方式,消化吸收可再生能源管理的特性和理念,让使命更丰富,疆界更广阔。如绿色可持续性、自适应性、自修复性等,而非一轮一轮地“灾”后重建。电力信息化更应该勇于探索与尝试。如集中统一管控,可能会牺牲某方面的独创性,如同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当下的必然可能在未来仅仅是曾经的偶然,而当下的偶然则可能就是未来的必然。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虽好,并非人人都爱用,电力信息化的掌控者们应持有更开放的思维,认清信息化的本质,而不再执拗于某种表现形式。
电力信息化要兼顾宏观调整与微观分析。像多维度的建模、数采、分析、展现、控制、反馈、决策等,不仅要应用于集团或行业层面,还要向生产和经营的控制监测的微观环节发展,通过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释放或减少人力。电力信息化势必走向规模小而强的时代,大量简单功能聚合成为复杂的信息体,以适应能源结构的调整,多种经济成分的介入,适应电力生产与电力管理之间关系的改变,以便对更分散、更小型的电源点进行管理,如同管理虚拟电厂一般。
电力信息化在建设策略上也需要转型。汽轮机和锅炉制造商加在一起不能被称为生产电力商,那些软硬件厂商的电力解决方案也不能代表电力信息化。专业IT厂商不断创新着各类应用平台,电力信息化建设一直都在重复着拿来和改造的策略,不管这种方式如何效率高,改善效果好,却无法使信息化的价值与其带来的无形收益相匹配。电力信息化要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就需要适度引进外来应用,发展壮大自有IT团队,这样才有助于能源发展技术瓶颈的突破,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达到“安全、高效、低碳”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发展模式并非独木桥,成功的模式不可效仿,也不可复制,有限借鉴仍离不开自身的管理基础。站在电力变革时代的分水岭上,谁看得更远,谁就会走得更远,前提是电力信息化的质量够优、效益够大。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