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52座集中式电站与6.5万户分布式项目实现绿证核发数据100%归集
截至7月31日,今年云南区域共核发绿证2.4亿个,核发量居全国首位。云南电网公司立足“绿色能源大省”定位,以绿证核发数据归集为抓手,聚焦存量集中式与分布式项目全覆盖,通过“政企协同、流程优化、数字赋能”三维发力,实现2052座集中式电站、6.5万户分布式项目数据100%归集,在绿色能源赛道上跑出“云南速度”。
政企联动织密服务网
绿证建档效率提升90%
“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数据全归集,是云南电网公司践行‘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政企协同、流程优化,不仅让每一度清洁电能都有了‘绿色身份证’,更为全网可再生能源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云南方案。”云南电网公司电力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陈婷表示。
云南电网公司针对绿证核发全覆盖难题,纵向联动17个地市、129个区县供电单位,组建“政策宣讲队”开展线上线下宣讲100余场;横向与云南省能源局建立“周会商、月通报”机制,打通“企业申报—电网核验—能源局备案”全链条。同时,针对分布式项目分散特点,提供“线上填报+线下核验”服务,为6.5万户用户匹配网格团队;开通“专班绿色通道”,确保2052座集中式电站建档“零遗漏、高效率”。
“原先电厂申请绿证建档后,由县、市、省三级能源主管部门审批。由于没有经过培训,字段填写不符合要求,涉及回退,来来回回很耗时,能在一个月内审批完成已经很快了。”大唐永善风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杜昊威表示,如今建立起了沟通机制,3天内便可完成电厂绿证建档,大幅缩短了建档时间,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电站申请建档的积极性。
得益于强有力的政企协同机制,云南电网公司绿证核发数据归集效率显著跃升:平均建档时间从15天压缩至5天,整体效率提升达60%。广能西南电力投资公司光伏项目负责人史韵晖对此深有体会:“之前绿证核发电量由企业自行申报,需上传结算单等证明材料,填报过程费时费力,现在由电网企业统一归集报送电量,我们只需要核对数据,方便快捷了许多。”
制度流程双优化
数据错漏率降至0.3%
“有了这本手册,每个环节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清清楚楚,连新人上手都快了不少。”云南电网公司大理供电局绿证业务专员秦玉芬表示。此前该局因分布式光伏项目分散在各供电所、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错漏问题一度突出。如今按手册操作,系统新增自动校验功能,填报错误减少,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秦玉芬提到的变化,正是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制度与流程双优化实现的质效提升。目前,通过这套标准化体系,绿证核发数据错漏率从12%降至0.3%。
云南电网公司以“制度+流程”双轮驱动构建标准化体系,先后编制4项制度与机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数据采集—校验—推送—归档”全流程的操作标准,同时,通过“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的固化机制,将数据核验、异常处理等环节的职责明确到地市、区县供电单位的具体岗位,有效根治了职责边界模糊、责任主体缺失的痼疾,确保“责任到岗”落到实处。
数字赋能提质效
异常处理时长缩短至3小时
流程优化聚焦“高效闭环”。为实现绿证核发数据归集精准、高效,云南电网公司全面梳理绿证核发的全过程系统支撑需求,优化了包括档案匹配、档案维护、档案查询、电量计算校验、数据统计以及地方电网代报等功能在内的49条功能。依托数字化工具,系统可自动校验发电量与装机容量匹配性、并网时间与政策要求符合性等关键信息,发现异常立即预警。云南电网公司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专责许蕾介绍,过去人工核对2052座集中式电站数据需逐行查,一个异常点可能找半小时,现在系统自动完成全量校验并标注异常项,可直接盯着整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据异常预警—专人复核—限时整改”闭环机制,将异常处理时长从平均48小时缩短至3小时。
这套制度与流程体系的落地,不仅让云南绿证核发在数量上领跑全国,更在质量上树立标杆。截至今年7月,云南电网绿证核发数据覆盖容量达1.47亿千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亿吨,为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注入了强劲的云南动力。
原标题:2.4亿个! 绿证核发量居全国首位 云南2052座集中式电站与6.5万户分布式项目实现绿证核发数据100%归集

责任编辑:叶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