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管理是关键

2015-03-11 09:43:1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1、企业发展概况 济钢始建于1958年。现有在册职工3 18万人。产品以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为主。目前主要装备有:3×1750m3+1×3200m3高炉共4座;4×45t+3×120t+1×210
1、企业发展概况

    济钢始建于1958年。现有在册职工3.18万人。产品以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为主。目前主要装备有:3×1750m3+1×3200m3高炉共4座;4×45t+3×120t+1×210t转炉共8座;2500mm双机架中板生产线、3500mm双机架厚板生产线、4300mm双机架宽厚板生产线、1700ASP生产线、冷轧双机架生产线、小型材生产线各1条。

    近年来,济钢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先后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优秀循环经济企业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先天不足和行业激烈竞争环境,济钢直面现实,自强不息,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大力创新管理思路、大力变革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大力培育新产业优势,各项工作保持了稳定运行的良好态势。2012年生产钢693万吨、铁735万吨、钢材711万吨。

2、个人简介

    夏升华,女,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原自动化部副部长,分管信息化工作,现任济钢集团信息化中心主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承担完成了历时三年的”中日合作绿色援助工程-副产煤气高效利用”;主持完成了工信部倍增计划项目中厚板物流跟踪系统并获优秀项目奖;组织编制了济钢“十五”/“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主持实施了信息化飞跃工程(ERP业务财务整体上线工程)、集团管控ERP系统及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体系(由信息化程序文件及14个A类作业文件组成),通过信息化与专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释放信息化潜能,推动了订单模式下的物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推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和管理提升。2013年工信部授予济钢“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称号”。

 图1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CIO夏升华

图1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CIO夏升华

3、信息化方面主要从业经历及业绩

    2003年前从事过程自动化工作,2003年开始作为自动化部分管信息化副部长,组织编写信息化规划,确立了济钢信息化整体架构及业务划分,构建了从基础自动化(L1)、过程自动化(L2)、产线管控(MES)、经营管理(ERP)、决策支持(BI)等完善的冶金信息自动化五级体系架构,经过10年的建设和应用济钢成为信息化500强企业,并荣获全国企业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工信部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称号、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等称号,2013年工信部授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钢铁行业标杆企业(全国共10家),2013年2月担任信息化中心主任后,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体系,主持实施了集团管控ERP 系统,建立了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通过标准建立,异常报警等工具有效推动了订单下物流、信息流、业务流和资金流的四流合一,成为提升管理、减亏增效的有效手段。

4、近两年从事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主持完成的济钢国贸ERP系统等15项重点信息化工程项目获省科技厅及冶金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主持完成的信息化飞跃工程(财务成本总帐整体上线)、订单效益测算系统等8项获全国冶金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主持完成了工信部倍增计划项目中厚板物流跟踪系统获优秀项目奖。

    主要信息化项目介绍如下:

    1)主持完成信息化飞跃(财务整体上线)工程

    实现了业务驱动财务、生产全过程实际成本流程化核算和实时监控,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载体和手段。该项工程梳理优化了采购、生产及营销三大环节的业务流程,其中日成本测算系统,实现了对铁前成本、炉料结构的每日监控,及时获取铁前成本,引导炼钢、轧钢工序的成本控制,同时对预测当期利润提供数据。在集团公司贯标检查和年终财务审计中,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认为济钢信息化应用处于钢铁行业领先地位。

    2)主持完成了MES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工作 

    根据规划,济钢在MES层面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3500中厚板生产线采用与POSTDAT联合开发,经过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于2006年投入运行。之后,进行技术移植研究,成功实施了热轧线MES系统,并在十一五工程中,自主完成了4300产线MES 系统实施和应用,全面实现了厚板生产线从销售订单、生产计划、产品检验入库管理及质保书的打印等全过程管理。

    3)主持实施了ERP系统升级工作

    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架构、存储系统优化升级、ERP应用套件升级四大内容。实现了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在线热备,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4)主持完成了国贸公司ERP系统

    济钢国贸独立法人改革后,既要建设独立的贸易公司的ERP管理系统,同时还要考虑与股份公司的衔接,没有系统支持改革难以进行,为此组织建立了项目攻关小组,日夜兼程,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系统设置、测试培训和运行,一次上线成功,没有并行期。其内容包括采购、销售和第三方贸易,为公司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围绕生产过程规划建设信息化支撑项目

    在组织、策划完成信息化规划后,确定了信息化的架构和主数据钩稽关系,主持完成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支持系统,主要子系统介绍如下:

    a.调度信息化系统 

    建成了统一的工艺监控平台和生产事故分析系统,同时实现了调度计划的闭环管理。

    b.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绩效监控平台,通过对可量化的风险指标设定不同预警阀值,对出现超过预警阀值或达到预警条件的风险,进行红、黄、绿灯预警提示,为风险的控制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其中风险的监控方式与系统集成尚未见报道。

    c.在线质量分析系统

    建立了整体产线绩效运行监控平台,包含产线业务操作监控、产线业务数据统计和产线业务处理评价三个模块,实现了三条轧钢生产线生产过程绩效监控和评估,并对某些指标进行预警,指导生产策略的调整。

    d.组织完成三期设备状态点检与故障诊断管理系统开发

    实现了全公司重点设备基础信息的共享、设备隐患报告审批,并形成了设备的闭环管理,建立了生产设备信息模型,为故障诊断、设备统计分析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e.智能化远程计量系统的建设

    实现了进出厂及厂内倒运业务的远程自动、自助计量,计量员业务负荷、通车率和设备负荷的均衡分配等,提高了计量作业率,规范了计量业务管理,为计量防作弊及计量专业管理变革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6)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围绕企业采购和营销业务,组织实施了以市场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体现了信息化在企业上下游合作的社会价值。

    近两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信息化项目:

    1)主持完成了销售订单效益测算系统开发应用

    建立了完全成本模型,对订单进行多角度效益测算,全面跟踪订单收益、边际贡献、品种结构、预算完成等情况,实现了外部市场战略决策定位与内部成本资源优化管理的高效衔接,对优化产品结构、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和订单效益最大化提供有效手段。

    2)主持完成了财务核算精细化监控平台建设

    实现了业务驱动财务、生产全过程实际成本流程化核算和实时监控,从财务的视角追溯业务存在的问题,也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载体和手段。

    3)主持实施了集团管控ERP项目

    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多年信息化应用专家特长,优势互补,立足自主开发,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业务流程梳理、编码统一及期初数据整理导入等工作,充分利用资源建立了集团公司ERP系统,经过测试、于2013年9月份一次上线成功,实现了ERP系统集团范围的全覆盖。

    4)主持完成产线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研发工作

    首先在4300产线成功完成了投入产出计算模型研发,实现了实时的监控分析各工序的投入产出情况,为及时掌控产线过程成本奠定了基础。应相关单位要求推广应用到了3500产线、1700产线,均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5)主持完成了进厂物资检验全流程无死角视频保障系统

    将取样、运输、样品交接、样品制备、检化验、样品保管等全过程信息采集,构建起高效、可靠、多层次的防作弊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开发车号识别、自动编批、自助取样、中央集中监控等功能,实现了进厂物资火车、汽车、库房三种不同取样方式的智能化管理。

    6)主持完成了路企企直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铁路系统与济钢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原燃料进厂和产品发运火车进出厂的厂内厂外的对接物流管理。路局列车预报、到达和确保信息与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共享,为物流的实时监控、规范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减少了火车停时。

    7)主持建设港企直通信息系统

    以青岛港为切入点,开发包括入港管理、港口提货计划管理、出港数据对接、进厂流程调整、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港企直通信息系统,并与ERP、远程计量、车辆调度管理、路企直通等系统进行集成,提升物流管控水平。

    8)主持建设信息化监控平台

    围绕信息化应用效果评价,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并依托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在线监控平台,从设备、系统、应用三个方面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控,从信息化的视角对公司关注、财务核算和可能存在风险的业务节点进行监控和数据分析,通过异常数据监控和提示,有效推进了物流、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

5、个人信息化工作中的体会或观点

    企业信息化当前或未来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应用价值发挥是关键。工信部推行两化融合以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得到了广泛普及,用信息化落实工业化业务管理流程,使之规范、刚性执行,是信息化的基础作用,目前实施的以ERP为核心,MES、计量、检验等系统为支持的企业信息化已普及应用,其应用效果、潜能发挥取决于企业领导层与信息化管理层,是信息化未来的挑战。

    BI应用是热点。在大数据时代,经过多年信息化应用,沉积了大量的数据,因此信息化的未来将向着以数据分析、挖掘为基础的决策支持体系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对信息化的认知逐步深入,对BI的需求也将进入理性消费的时代,采购、营销及生产运营绩效测量、评价等将成为企业应用得热点。 更是信息化价值和挑战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1)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 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是建设成功的原则;3)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统一管理是应用成功的保障;4)信息化与专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发挥潜能的有效手段。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