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市 | 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将正备用约束纳入定价

2025-10-14 15:00:25 南方能源观察  点击量: 评论 (0)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对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支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中国...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对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支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11月30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全月结算试运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随着结算运行周期拉长,各类型市场主体对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了解更多,也产生了更多疑问。为方便市场主体更好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中国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南方能源观察》特开设“解市”专栏,对市场运行中各方关注的现象和存在的疑惑作出解答。

李文弘 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工作专班成员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高江豪 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工作专班成员

(长江电力销售公司)

李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4年12月15日的“解市”专栏文章向各位读者解释了“报价低于市场,为何无法中标”的现象,文章提到了在省内备用约束达界时,“广东省内开机机组仍有上调能力,但受到正备用要求无法上调,被省外高价机组定价”的情况。本期解市针对该情况的出力特性及价格特性做进一步的补充讨论。

1正备用约束下的出力特性

在日前或实时出清中,系统正备用约束达界时,广东省出现高价不调用现象较为常见。广东晚高峰时段(17:15—20:30),省内正备用约束达界,此时若运行机组增加出力则必然减少备用容量,系统备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在正备用约束达界的时段,区域现货市场提供了两种应对系统负荷增加的方式,一是省内机组开机满足电力供应,同步增加电力系统正备用容量;二是调用省外机组的出力满足电力供应,保持省内电力系统正备用约束达界。一般情况下,由于存在启动费用,增开机组的成本更高,在区域市场中调用省外机组的发电能力更为经济,由此产生了“不调用”广东机组出力的现象。

2正备用约束下的价格特性

区域电力现货交易以节点边际电价为结算价格,即系统新增1兆瓦负荷时,出清模型按经济性最优原则,选择某一机组增加1兆瓦出力以平衡需求,该机组此段出力报价即为市场出清价。对于定价时是否考虑备用约束有两种定价思路。仍以2024年12月15日的“解市”专栏文章中的现象为例进行解释,当时广东机组报价360元/兆瓦时,省外机组报价400元/兆瓦时。

(一)不考虑备用约束

不考虑备用约束即认为当前省内机组高报价段因留作省内正备用而未调出的发电空间可以在定价环节调出。此时广东省内报价为360元/兆瓦时的机组可以继续上调出力,新增负荷可选择调用经济性更高的省内机组,而无需调出省外申报价格更高的机组,此时市场边际机组为省内机组,出清价格为360元/兆瓦时,省内机组满足量价一致性。省外机组已经调用的出力段报价为400元/兆瓦时,而出清价格仅为360元/兆瓦时,形成低价调用的量价不一致现象,抑制其支援电力的意愿。

(二)考虑备用约束

考虑备用约束即认为当前省内机组高报价段未调出的发电空间需全部留作省内正备用,不可进一步调出。此时广东省内机组无上调能力,广东省内新增负荷将由省外机组平衡,市场边际机组为省外机组,出清价格为400元/兆瓦时。对于省内的机组而言,申报价格为360元/兆瓦时,而出清价格为400元/兆瓦时,将出现高价不调用的量价不一致现象。省外机组出清价格与其出力报价相等,量价匹配,保障其支援电力的意愿。

3各方激励相容性讨论

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而言,备用容量是电力系统安全的必要指标,直接决定了系统能否抵御突发风险、维持频率/电压稳定,并避免大面积停电,是抵御不确定性的必要成本。无论定价上是否考虑备用约束,省内机组预留备用容量是系统运行与市场出清的硬性指标,都没有进一步上调出力的能力。

从省内电厂收益的角度而言,对于中标的省内机组,由于省外高价机组边际报价高于省内机组高报价段边际报价,考虑备用约束的市场出清价格相较于不考虑备用约束得以提高,省内机组已调用部分的发电收入有所增加。由于省内机组中标电量部分可以获得超出报价的收益,省内市场主体可积极优化报价策略,在末段出力中合理申报价格,避免末段申报顶价,通过竞价优势增加中标电量,减少备用预留电量,增加发电收入。

从省外电厂收益的角度而言,对于被调用的省外机组,由于其作为当前省内市场的边际机组参与定价,考虑备用约束的出清价格能够收回其全部报价,符合主体报价意愿,不会造成低价调用现象,保障其发电支援的意愿。

从用户侧费用承担的角度而言,对于购电用户,考虑备用约束的定价思路虽然会进一步推升购电价格,但考虑到系统备用约束的存在,购电用户在供需紧张时段享受到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基于“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用户理应支付更高的购电价格。

从电力市场设计的角度而言,由于存在省内预留正备用容量的硬性指标,市场主体必须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发电中标量的归属,同时也需要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备用量的归属,这种行为将引导主体合理申报高出力段的报价,减少持留的产生,进一步提高社会总福利。由此可见目前市场出清所采用的考虑备用约束的定价思路符合激励相容原理,能够引导市场主体依据自身真实发电成本进行报价。

4结论及建议

当前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所采用的考虑备用约束的定价思路不仅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而且考虑了省外支援电力的利益,满足“谁提供,谁获利”的原则,任何机组均愿意为省外提供电力支援服务,有效提高了系统互济能力。同时,不会影响省内机组的发电收入,已发电量还可因为全区域定价获得更高的收入,通过竞争避免了备用功率段报价过高的现象。用户也相应承担了其负荷波动备用责任。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简单的备用约束纳入定价的模式无法完全反映不同报价策略的备用收入差异,应积极开展备用容量补偿或备用市场机制的设计,合理划分电能量价值与备用价值,充分反映备用容量对系统的贡献。

(本文由南方总调梁彦杰提供技术指导)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