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企业的六大生存法则

2014-09-01 14:02:46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今年的CES,智能化成为了主题词,这种趋势除了在手机等传统终端上有所体现外,现在已经逐渐渗透到汽车、电视等传统行业中去,整个消费电子产业的游戏规则也随之改变。根据CES期间科技大佬、各企业高管的演讲,我
今年的CES,“智能化”成为了主题词,这种趋势除了在手机等传统终端上有所体现外,现在已经逐渐渗透到汽车、电视等传统行业中去,整个消费电子产业的游戏规则也随之改变。根据CES期间科技大佬、各企业高管的演讲,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智能时代的未来,而对于已经或即将步入智能时代的厂商们而言,《智能时代企业六大生存法则》如同一部所向披靡的指南宝典。
法则一:高端智能手机需要硬件、内容两手抓
谋求高端市场:索尼已基本退出功能手机市场,转向Android高端智能手机业务,使手机业务变为利润驱动力。
所有业务都为智能手机服务索尼自家的影像技术、电视特丽魅彩技术以及音频clear+audio技术都应用到智能手机上。
     内容战略:由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同质化,除了硬件,内容也必须为智能手机服务。索尼的MusicUnlimited、Video Unlimited等内容平台都在围绕着索尼的智能手机业务发展。
法则二:芯片厂商必须要拿下三星、苹果中的一家
    手机市场挑战重重:该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化,苹果和三星垄断了手机行业大部分利润,如果芯片厂商要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站住脚跟,必须拿下三星或者苹果。
     押宝下一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是最终形态,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都有可能普及,为了顺应这种趋势,未来的芯片应该更低功耗、更小尺寸。
产品思维:PC时代的产品规划可能需要中规中矩,但现在做产品必须要拥有互联网思维,即先把产品推上市,然后再修改得更好。
法则三:到了该把目光从移动设备转向智能家居的时候了
    转型期已到:随着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面临新的挑战,但智能家居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提早布局:连通性、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让智能家居的需求变得迫切。如果企业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应及时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特点:未来家庭需要更具保护性、灵活性以及互通响应能力的产品,能将消费者生活中所有的行为连成线,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个APP控制所有产品。
法则四:汽车需要实现互联网化、智能化
互联网全面渗入汽车:通用、奥迪先后宣布与电信运营商AT&T合作,使汽车能够接入4G网络,支持天气预报、交通预警等更多智能化功能。
    新时代汽车:随着谷歌提出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以及部分技术已经成型,汽车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汽车厂商在制造上精益求精已远远不够,现在需要重新定义这一行业。
考虑现实:初期的无人驾驶主要考虑应用在低速行驶上,它可以自动与其他车保持合适车距,让司机放松对车辆的控制。虽然远比不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但却非常实际。
    同时,智能家居、智能化汽车布局已经开始。三星推出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台,消费者在家中可以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相连接,然后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来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系统。此外,LG也公布了“Home Chat”智能家居平台计划。通过该平台,用户将可以直接向家电发送信息进行控制。
    小公司虽然没有做平台的实力,却也推出了很多新奇的智能家居产品:Sen.se研发的Mother可以了解用户的习惯,提醒用户需要做的事情;Dacor研发的智能烤箱运行Android系统,用户可以在使用的同时,上网查看信息甚至是玩游戏。
CES开幕前,谷歌成立“开放汽车联盟”,联合通用、本田、奥迪等汽车公司对Android进行改造,将它应用到汽车中。此外,雪佛兰展示了具备4G接入功能的汽车。奥迪展示了最新的无人驾驶技术。宝马推出了iRemote应用,用户可以从三星Galaxy Gear手表上远程访问车辆信息。
在去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演示了iOS 7的新功能“iOS in the Car”,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将iPhone与汽车相连,然后从汽车内的屏幕上显示苹果定制好的界面,帮助驾车者完成拨打/接听电话、收/发信息、收/发邮箱等操作。
法则五:挖掘物联网中蕴含的商机
    潜力巨大:物联网已经被普遍认作是驱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将驱动未来十年的全球创新,并为全球带来一个规模高达19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消费电子产业的机会:物联网已经在生活中有所显现,而联网设备数量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并从100亿部跨越式增长至500亿部左右。
顺应趋势:思科计划在德国、巴西、韩国和加拿大分别设立“物联网创新中心”,并且为物联网设立了1亿美元基金,随时准备物联网大潮的到来。
法则六:把手机做好才能做可穿戴设备
一脉相承:与平板电脑相似,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机技术的重要延伸。如果在智能手机领域没有取得成功,就很难在可穿戴设备上有好的表现。
智能手机仍是中心:可穿戴设备不会取代智能手机,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需要更强的智能手机来管理和连接,因此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会和智能手机互相促进。
趋势需把握:虽然可穿戴设备很难取代智能手机,但这个市场仍有很多机遇,高通正在紧密跟踪这个领域,并推出了智能手表。
 
正反双方不代表某两个人观点,而是代表业界对于该产品的两种态度
看好其市场前景。
理由一:消费者用可穿戴设备的理由就是方便。可穿戴设备是人体的一个自然延伸,不会对正常活动形成干扰。例如,谷歌眼镜可以让用户每时每刻都在拍照。
理由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将给智能可穿戴设备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尤其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可以接入到各个物体,并实现智能化,使消费者能够接受此类产品。
理由三:产业链逐步完善,硬件技术的发展已经能满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随着三星、苹果等巨头相继进入市场,整个供应链的生态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不看好其市场前景。
理由一:纵观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出现的眼镜、手表和护套等产品,仍未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吸引力。或许只有吸引力出来之后,这些产品才会迎来发展的机遇。
理由二:可穿戴设备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们具备更多的生产力,并让这些产品能够帮助用户捕获更多的信息,但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的主流产品目前仍有着非常强大的功效。
理由三:可穿戴设备的零件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配合,但现在的产业链并没有成熟,电池、芯片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从今年的CES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互联网汽车等产品会逐渐成为未来几年消费电子领域的主力产品,传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厂商应该尽快认清这一形势,转变产品策略。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下一个黑莓。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