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管理信息化进行时

2013-11-19 10:06:11 EP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建项目拔地而起,越是投资大、工期长、复杂度高的基建项目,其项目的管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电力行业的基建项目除了具备这些的特点外,还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基建项

EAM:实现工程项目的基建、生产期一体化应用的最佳工具

文/田立新·恩达国际(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是在计算机辅助维护管理系统(CM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管理企业资产的方法论,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Asset lifecycle mangment),一个完整的ALM包括复杂资本性投资过程会经历的各个典型阶段:计划、选型、采购、建设、生产准备、服役、维护、改进、退役。很多软件公司都开发了基于这种方法论的应用软件,也在实践中获得了广范的应用,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企业资产建设、运营的主要工具之一。

      但不少人认为企业资产管理(EAM)仅仅是一个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怎么能应用到建设期呢?通过审视从早期CMMS发展到现在EAM的过程,我们会发现,EAM完成的这一转变,事实上只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扩展了管理范畴,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ALM),二是协同功能(Collaborative)。正是这两大功能的扩展,让EAM实现了从建设到退役整个过程的一体化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实现从绿地到退役(from Green Field to Decommissioning),其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了基建和生产的平滑过渡,设备安装调试期间的大量数据可以保存下来,为生产后期的设备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提供历史信息。      协同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共享、流程和授权体系中。在一个大型发电站项目建设中,除了项目业主外,还有上级主管、设计、监理、主辅设备制造、土建施工、安装施工、调试、生产准备等很多组织协同工作,才能确保项目有序进行。例如:在一个设备安装作业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分项目计划建立工单,制作安装工序、验评标准、装置性和消耗性材料计划,由相关机构审批、执行后关闭。在这个流程中,要通过业主相关部门、安装工队、监理工程师角色的审批,涉及到业主的多个部门和相关单位。如此复杂的流程,只有软件的流程设计和数据支持具备很强的协同功能才能得到保证。      目前国内电力建设项目大都采用了业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也引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项目管理方法,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如P3、MS project等工具管理日常事务。但是,这些项目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仅能实现进度、资源、预算等的计划和报表等,不能进行业务操作级的应用,于是很多项目业主投资开发了基建MIS系统,进行日常操作级的管理,如合同管理、物资管理等。      一个电力建设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在很短的项目建设期内调研、设计、开发并实施一套完整的基建管理系统,实在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大多数的电力建设项目业主对于现场开发的基建MIS系统怨言是可以理解的。      针对这种状况,恩达国际(Indus)自2004年进入国内市场,率先提出了EAM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并在一家大型新建发电项目进行了国内首家基建生产一体化应用试点。通过这次试点证明,这种一体化应用在国内的电力建设项目是完全可行的。当然整个实施过程也历经艰难,所遇到的问题也都是大家老生常谈的林林总总。      做为软件提供商,我们体会最大的障碍还是在管理精细化差距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业计划滞后,二是基础数据整理录入投入不足,这也正是从过去粗放型管理逐步进入精细化管理的结症所在。因此,就业主和项目现场各组织而言,应该在做好最基础、最普遍性的工作例如数据录入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出特殊性、个性化需求。但如果连最基本的事情都不愿做,也做不好,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真正要推动中国发电企业信息化的进步,除了电力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之外,还需要我们这些软件提供商少提不切实际而空泛的理论,更不能用这些所谓的概念和理念忽悠用户,扎扎实实地帮助业主从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引导,才是软件供应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相信,只有双方认真务实,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逐步提高,企业资产管理(EAM)全生命周期这种发达国家已经应用相当成熟的管理实践才能在中国得到广范应用,从而真正帮助中国广大电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基建 管理 信息化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