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舞者”

2014-06-03 22:01:06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图为巡视110千伏上务线老鹰关途中的背夹巡线队。 王春山 摄在悬崖上这样的惊险操作,却是背夹巡线队的日常。李畅 摄邹永勇 摄王春山 摄李畅 摄邹永勇 摄王春山 摄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

图为巡视110千伏上务线老鹰关途中的背夹巡线队。 王春山 摄

在悬崖上这样的惊险操作,却是背夹巡线队的日常。李畅 摄

邹永勇 摄

王春山 摄

李畅 摄

邹永勇 摄

王春山 摄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们身边有很多同事,在看似普通的日常工作中,早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一对生活、工作的朴素认知。自本期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这样的人物,或是一个人,或是一队人,又或是一类人,他们身上,闪耀着各自的精彩,展示着共通的核心价值观。

    专题策划:王路侠 采写:本报记者 吴思

    “今天这又是上哪家下聘啊?”

    2014年5月9日,清晨6时。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东街社区的陈利用早起准备下地,对经过门前的一队肩扛背夹的人们打着招呼。背夹用竹条或藤条编成,在当地寓意吉祥,常用作男方向女方下定时的聘礼。但陈利用这句招呼其实是玩笑,因为这一群人不是去下聘的,他们是贵州电网公司遵义供电局道真工作站的巡线队。

    因为环境恶劣,巡线队外出作业时无法携带普通的工具包,且双手必须腾出来攀爬山崖,队里便选用了背夹作“工具箱”。久了,当地人都管他们叫“背夹巡线队”。

    野外善战“特种兵”

    2011年5月,遵义供电局创新工作模式,先后成立了道真等4个输电线路工作站。道真站负责道真、务川、正安3县境内的8条110千伏和16条35千伏,共计377千米输电线路、1000多基杆塔的巡视运维工作,辖区面积达7529平方公里。

    “以前为了节约成本,架线时只考虑基塔间的最短距离,忽略了后期巡线维护的困难。”工作站负责人张召利介绍说,该站负责运维的线路中,有1/3基塔在山顶,多达350处;其中100多处基塔要攀爬1个半小时以上山路才能到达,途经悬崖至少20多处。荆棘丛生的灌木林,蛇虫甚至野猪,都是野外作业的“标配”。除去大雨天,他们日复一日,穿行其间,工作强度很大。

    巡线队每季都要对线路进行一次综合巡视,因为人手不够,他们会分2-3人为一组,每条线路巡视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半月。雨天时则留在办公室里整理数据,遇上线路故障,还需随叫随到。

    在他们维护的24条线路中,110千伏上浞线被誉为“地狱”路线:巡视78号塔至83号塔时,要先驱车4小时到达山脚,从山的北面沿路巡3基杆塔,再花两小时爬到山对面巡另3基,最后还得花两小时翻回来。“对面山上全是断壁,无路可走,我们只能再走回头路。”巡线队长王跃进说,“但这是我们的工作,再困难我们也得想尽办法去完成。”

    激活干劲“尖子班”

    工作站共有10名成员,平均年龄高达40.5岁,大多拥有十几年以上的巡线经验。但在工作中,他们也不乏创新的热情。在王跃进的带动下,巡线队发明了高空作业时用的“消缺梯”——巡线员在对110千伏或35千伏线路绝缘子消缺或清扫时,可通过该梯直接走到绝缘子旁边更换,更省时也更安全。在最近的工作站交流会议中,此项创新深得其他3个工作站好评,目前凤冈工作站已准备试用。

    老师傅给力,新队员也不遑多让。在刚结束的遵义地区输电线路高级工技术鉴定考试中,道真工作站地偏技不偏,表现出色,队员王云峰、陈强分获第一第二名,刘令和马洪波分获第四第五名。

    自成立以来,短短3年间,背夹巡线队成绩斐然,连续3年被评为道真供电局年度先进班组,2014年1月荣获贵州电网公司2012-2013年度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道真供电局局长王永森表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级供电企业,该局基础较为薄弱。道真站的实干作风与团队精神,对全局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工作站出了3名后备干部后,有在机关工作的青年找过我,申请调回基层业务部门锻炼。”并不是这一群人特别先进,而是员工们因此看到了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干事创业平台,更愿意踏实工作,“不管对供电局还是员工来说,这都是走得更远、更高的基础。”

    默契互助“兄弟连”

    巡线环境险,抢修工作重,让并肩作战成为这个团队的必须。长期的合作成就了非凡的默契。记者跟随他们一同巡线的过程中,每遇到状况,他们总是三言两语,甚至一个眼神,就制定出了最佳方案,并立即执行。这种高效协作是应对高强度工作的磨合结果。

    队员刘令悄悄告诉记者,虽然巡线多年,翻山无数,他却有个不为人道的秘密:恐高。“爬山还凑合,但上杆我就怕了,都是弟兄们替我,我不敢。”队员韩卫珍在边上听了,立刻反驳:“刘哥是站里的材料专家,杆上作业啥时需要递什么物料,他了如指掌。”跟他配合的队员,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空作业。

    让队员马洪波一直铭记于心的,是早些年父亲和孩子相继患病,家里一度非常困难,而队长和其他人闷声不响就主动帮他承担一些工作,得了空还去看望他的家人。“在这里工作很累,但我从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些人早已不只是同事。”

    巡了32年线路,还有3年半就要“功成身退”的王跃进对此更是感同身受:“我爱这份工作,也舍不得这支队伍。想到退休,心里就空空的。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随时回来当‘外援’。”

    因为热爱,荆棘坡陡走惯了如履平地;因为乐观,悬崖峭壁爬多了视作等闲。“背夹巡线队”最大的优点不过是踏实,他们工作踏实、想法踏实,所以收获的幸福也一样踏实。

    ■记者亲历

    飞檐走壁巡线去

    时间:2014年5月8日,星期四地点:110千伏上务线,旧城镇老鹰关66号-68号杆塔地形:3基杆塔分布于山脚、山腰和山顶。山顶有条小路可通车,但山路陡峭,巡视工作必须从山脚出发,沿着线路向上翻越这座山。

    12:20 “噩耗”传来。前方的路被前些天的大雨冲垮,成了断崖,左边悬崖,右边峭壁。不知道是走久了还是害怕,我腿有些发软。

    巡线员们则习以为常。简短几句交流后,开始行动。他们放下背夹,拿出一股粗麻绳,一头系在陈强腰上,一头由其他队员拉着。王跃进用弯刀在峭壁下方山泥中,凿出一个脚掌大小的窟窿。然后陈强双手紧抓峭壁上的岩石,右脚踩在那一点窟窿借力,左脚前跨一大步,顺利到达山路的对面。

    随后,巡线员们把背夹一个个递给陈强,其余人则照陈强的方法过崖,一人在后面扶着,一人在对面接着,一行“菜鸟”终于安全地抵达“彼岸”。

    8:30 出发。贵州山路九十九弯,满地碎石,我坐在前排,绑着安全带,仍被甩得七荤八素。后排的同事更可怜,颠簸得头屡屡撞上车窗和车顶,下车时几乎找不到北。

    10:40下车徒步。6名巡线员把工器具和干粮、水等物品放进背夹里,准备徒步前进,每个背夹都超过15公斤。3人在前,3人行后,用弯刀披荆斩棘,帮同行的我们开道,同时驱赶蛇虫。

    在山脚下,巡线员先对66号杆塔进行检查,没有异常,我们继续前行。

    13:05 检查。到达67号杆塔,巡线员进行检查。我们已经体力不支,从背夹中拿出干粮和水,众人背靠岩石,稍息进食。我们闲聊,我说,你们这活儿,也太累了吧!马洪波说,我们累是身体累,但我们很开心啊!你不知道,这山里一年四季风景不同,数不尽的鲜花、野果,美得很!我们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聊天,很快就过去了。

    检查情况良好,我们再次出发,前方拐弯处又见悬崖峭壁。巡线员用绳索拉起“护栏”,我们一手抓绳,一手扶壁,顺利地通过了又一个险境。

    13:30 巨石当道。前方再次“无路可走”,我们必须翻过这块4米多高的岩石。刘令在队友帮助下,先爬到岩石上方,将麻绳的一头绑在小树上,放下另一头。大家瞬间变身“人猿泰山”,挨个排队拉着绳子,“噌噌噌”地攀过巨石。

    13:45 脚踏实地。我们终于到达一小片平原,走在平路上,我幸福得想哭。瘫坐在地上,仅仅休息了2分钟,开始下雨了。我们无奈起身,巡线队迅速赶往位于山顶的68号杆塔,检查情况良好,没有异常。

    15:00 午餐。此时我们已身处务川县泥高乡老鹰村杉木丛组,前往村民李超龙家吃饭。丰盛的午餐包括酸菜、菜豆腐、腊肉和腌藠头,我们一行人早饿昏了,开始狼吞虎咽。主人老李始终站在饭桌旁,留心看谁的碗空了,就马上给添饭。老伴儿也不停地招呼大家多吃点。“将心比心,他们为村里能用好电这么跑,到我这里歇脚了,我也得拿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老李说。

  15:30 收队。雨势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提前收队。回程途中,因为太颠簸,车胎被碎石头扎破了。才换好车胎,前行不到10分钟,又因为前方两车相撞堵住了去路。我们的车只能折回绕远,回到县城已是傍晚18时。“今天算不错的,遇到的都是些平常的小麻烦,要是运气差点,得凌晨才能回到。”王跃进说。

    11:20 汗流浃背。1800米的高山,脚步所到之处,都是植被繁茂、不知深浅;近90度的坡度让人举步维艰,必须相互扶持。同行一记者一脚没踩稳,扭伤了,所有人就地休息。没地方可坐,我们只能成梯队型立在斜坡,抓住身边的树木保持平衡。我误抓了一棵带刺的小植物,掌心和肩膀都扎了刺。还好,无毒。

    ■故事

    背夹巡线队所负责的区域,地处黔北极地,森林覆盖率超过50%,喀斯特地貌复杂,对巡线员来说,就是大自然的“美丽陷阱”。

    工作站刚成立不久时,队员马洪波与韩勇搭档外出,巡视110千伏正清线,途中要穿越一片原始森林。由于经验不足,两人一路没有做任何记号,身上也没配备除手机外的通讯设备。

    渐渐地,两人发现自己迷了路,而此时手机也搜不到信号。天全黑的时候,他们仍没走出森林。为保安全,他们停止了寻找出口,准备在森林里先捱过一夜。两人找了些干柴生火,防野兽靠近,分吃了白天剩下的半袋面包,最后“爬到树上,睡了一晚”。

    整整3天,马洪波和韩勇就这样被困在密林里,靠野菜、野果和偶然捕获的一只小山羊维持体力。第五天,两人终于看到了第一户人家,才知道已是100多公里外的重庆市綦江区黑山镇。

    从那以后,队里的每个人都配备了指南针、弯刀和对讲机等设备,并改为3人一组巡线。(邹永勇)

    鸣谢:王春山 李畅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