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街道、企业联手组联建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瞄准社会治理急难愁问题

2018-05-16 14:59:23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今天下午,上海首个由跨省(市)高校和街道、企业三方联袂组联的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揭牌成立。据介绍,作为社会治理的创...

今天下午,上海首个由跨省(市)高校和街道、企业三方联袂组联的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揭牌成立。据介绍,作为社会治理的创新项目,由上海大学、湖北大学、临汾路街道和上海庚创信息科技集团合作打造的该中心,以城市治理难点与民生服务痛点为研究核心,有望攻克一批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急难愁问题,而街道将是研究成果的实践实验基地。成果“落地”后,也将在静安区或更广的领域推广,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进 一步提升。

高校、街道、企业联手组联建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瞄准社会治理急难愁问题

上海首个由跨省(市)高校和街道、企业三方联袂组联的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今天揭牌成立。江跃中 摄

记者在成立仪式上获悉,上海庚创信息科技集团以OA、SCM、ERP、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安防监控等领域的系统开发及集成服务为主,是一家科技型领先企业,他们与上海大学、湖北大学、临汾路街道携手建立的研究中心,目前已拟定近期主要的科研方向,即多样性传感器与数据传输技术;城市与场景的三维仿真模型;社会人文与城市数据的挖掘分析;公共安全的预警与防范模型;城市各要素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型;跨平台跨数据源的调度、协同、管理与服务模型;政府大数据管理应用与可视化;人工智能与司法服务研究;智慧城市环境时空数据挖掘与动态可视化技术;智慧城市时空数据快速更新技术等。

高校、街道、企业联手组联建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瞄准社会治理急难愁问题

图说:与会人员参观临汾路街道的社区大脑指挥中心。江跃中 摄

经过前期对社区治理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的梳理,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规划了近期研究、实施的“攻坚”项目,涉及小区停车、电瓶车统一能源管理、智慧养老等,如果顺利完成,将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车位数据共享破解停车难题。在停车位上安装传感器,对区域内的小区、路边、商场、办公楼等停车位资源进行统一整合,通过后台实时知晓停车位状态,通过街道电子屏或者手机端应用,实时引导就近停车位置。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工作日早、晚及节假日不同时段区域内车辆驻停规律及空闲停车位资源进行预测与合理规划引导,同时,对小区私有车位的白天空余时间,对商业经营场所停车场、停车库夜间空余时间进行“有偿时段共享”的探索,进一步激活闲置资源的二次使用。

■ 电瓶车统一能源管理。通过对电瓶车安装传感器,借助电子围栏与视频监控技术,合理规划停车范围,超出电子围栏范围的车辆,统一在后台进行预警,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同时,在停车区域内统一设置共享充电装置。对合规停车与违规停车进行积分奖罚措施,累计的积分可以获得免费充电资格及一定金额的车辆保险服务等。这样即解决了车辆乱停放和车辆充电难的问题,也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失窃的问题。

■ 一体化社区智慧养老。通过传感器感知、室内地图、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服务、综合为老服务等多技术平台的融合,针对社区范围,把以住宅为基础的居家养老、以社区闲置空间为基础的分布式养老站和集中式敬老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供“生活圈、服务圈、安全圈和医护圈”四圈合一的立体式为老服务系统,让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享受全面而精细的服务。

■ 自动巡更智能机器人。结合室内精准定位、超声波和AI技术,研究低成本的移动式或低空飞行式夜间自动巡更机器人,在社区、街道进行自动全地形扫描巡逻,自动识别可疑场景或危险状态,有效弥补夜间巡防人力不足和夜间人员易疲劳、精力不集中的状况,全面保障民生的安全。

■ 异常行为侦测与预警。目前各类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数量巨大,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视频监控数据。通过人工监测查看视频信息,工作量巨大,紧急情况的人员反馈也不够及时。通过对人员异常行为的模型建立和大数据比对,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危险行为或异常人员,提前发送预警信息到就近工作人员,及时关注或采取相关行动,防患于未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小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