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中国天然气发展态势及战略预判

2018-08-14 10:04:31 天然气工业  点击量: 评论 (0)
北美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的增长改变了全球供给格局,使天然气供应总体宽松,贸易中心东移。来源:天然气工业作者:邹才能、赵群、陈建军、李剑

3.2.1低峰值情景下2030年产气量为1800×10^8m^3

若常规天然气勘探无重大发现,2020年产量将维持在1000×10^8m^3左右,2030年产量将递减至850×10^8m^3,2050年将为400×10^8m^3。非常规气产量在现有领域稳步上升:致密气产量总体稳定,预计2020年将为400×10^8m^3,之后保持稳产,预计2030年将保持在400×10^8m^3,2050年将递减至300×10^8m^3;海相页岩气是产量增长的主力,2020年产量有望介于150×10^8~200×10^8m^3,2030年将达到400×10^8m^3,2050年将达到500×10^8m^3;煤层气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20年有望介于60×10^8~100×10^8m^3,2030年将为200×10^8m^3,2050年将达到300×10^8m^3。

3.2.2中峰值情景下2030年产气量为2000×10^8m^3

若常规天然气勘探获得较大发现,2020年产量将维持在1000×10^8m^3左右,2030年产量将保持在1000×10^8m^3,2050年将达到600×10^8m^3。非常规气在现有领域产量相对较快增长:致密气产量总体稳定,预计2020年将为400×10^8m^3,2030年将为450×10^8m^3,2050年将递减至350×10^8m^3;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全面实现有效开发,2020年产量有望介于150×10^8~200×10^8m^3,2030年将达到450×10^8m^3,2050年将达到600×10^8m^3;煤层气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20年有望介于60×10^8~100×10^8m^3,2030年将为200×10^8m^3,2050年将达到300×10^8m^3。

3.2.3高峰值情景下2030年产气量为2200×10^8m^3

若常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2020年产量将维持在1000×10^8m^3左右,2030年产量将保持在1000×10^8m^3,2050年将为700×10^8m^3。非常规气在现有领域产量相对快速增长:致密气产量总体稳定,预计2020年将为400×10^8m^3,2030年将为450×10^8m^3,2050年将递减至350×10^8m^3;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全面实现有效开发,2020年产量有望介于150×10^8~200×10^8m^3,2030年将为500×10^8m^3,2050年将达到600×10^8m^3;煤层气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20年有望介于60×10^8~100×10^8m^3,2030年将为250×10^8m^3,2050年将达到400×10^8m^3。

3.3 2020年后进口资源将成为天然气供给的主体

基于对天然气进口方式、路径、资源和政治等因素的分析结果认为,2020年后进口资源将成为中国天然气供给的主体。我国陆上管道气进口极限供给能力为1600×10^8m^3,其余需求缺口主要以进口LNG的方式来加以填补。

3.3.1陆上管道气极限供给能力为1600×10^8m^3

天然气管道输送的距离有限,中国陆上管道气主要从俄罗斯、中亚这2个天然气产区进口,此外中东也是管道天然气进口的潜在对象。综合考虑陆上天然气进口的路径、资源、产量、政治等因素,按照目前俄罗斯和中亚两大管道气进口路径,2020、2030、2050年的供给能力将分别为750×10^8m^3、1200×10^8m^3、1400×10^8m^3;若能成功开辟中东管道气进口路径,2030、2050年的供给能力将有望分别达到1350×10^8m^3、1600×10^8m^3。

3.3.2LNG成为填补需求缺口的主要途径

未来全球天然气供给相对宽松,多元化的LNG供给市场将有利于填补中国天然气需求缺口。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LNG接收站能力为6940×10^4t,2020年按80%负荷测算接收能力将为750×10^8m^3。若满足全国天然气消费需求量,2030年需要进口LNG的数量将介于2000×10^8~2500×10^8m^3,将占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36%~45%、占天然气进口量的52%~66%;2050年LNG进口量将介于3000×10^8~3500×10^8m^3,将占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46%~53%、占天然气进口量的66%~77%。

3.4积极发展天然气水合物和煤化工等,可缓解天然气进口的压力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资源储量规模虽然很大,但仍具较大的不确定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天然气供给前景尚不明朗。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技术成熟,煤制气项目年产量超过100×10^8m^3,但受环境和成本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处于停滞状态。煤制气产业可在环境有效监管的条件下,稳妥适度发展,以缓解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压力。

4、关于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进入全新时代,天然气需求、生产和进口面临全新形势,结合当前天然气发展的大背景,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针对中国天然气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战略思考:

1)提速国内油气生产能力、管道输送能力、LNG与储油气库能力等“三个能力”建设。全力提升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实现西南、长庆、塔里木三大常规天然气产量基地稳产增产,强力推进海相页岩气、低煤阶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积极推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甜点区”技术工业化试验。强力提升陆上管道气输送能力,积极推动陆上管道气进口新路径。为保证管道气稳定供给,需在“一路一带”倡议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供给端天然气项目开发,同时探索建设管道气引进的新路径,推动管道气进口的多元化。全力提升LNG和储气库的战略地位,结合国内市场、地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序建设LNG和储气库相关基础设施,保障天然气消费需求。

2)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油气供给和消费特征,建立中国油气“安全消费峰值”预警体系。油气“安全消费峰值”是从中国的能源国情出发,在全球能源供需的大背景下,综合油气供给结构、地缘政治、进口路径、油气库存、气候变化和人口规模等多种因素,在确保油气稳定供应条件下而确定的油气消费量安全可控最大值。按照2030年5500×10^8~6000×10^8m^3的天然气消费量,需要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1800×10^8~2200×10^8m^3、陆上管道气进口量达到1600×10^8m^3、LNG进口量达到2000×10^8~2500×10^8m^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4%。鉴于天然气资源特点,高比例对外依存度将加大天然气供应安全风险,2017年冬季天然气供给“气荒”已充分体现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紧密跟踪国内外天然气产量、消费量、气候、输送路径、库存和政治等多项因素,建立“安全消费峰值”预警体系,有效规避天然气供应安全风险。

3)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国情出发,急速推进煤炭清洁化工业技术和新能源主体工业技术的提前突破。从能源发展的历史规律出发,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的过渡“桥梁”,“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国情迫使我国能源发展需通过缩短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的历史进程,以降低能源发展过程中对天然气资源的依赖。因此,需要急速突破煤炭清洁化工业技术,以在清洁的前提下延长煤炭资源的工业生命周期;需要急速突破新能源主体工业技术,以加快新能源时代的提前到来。

4)把握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全方位战略布局国家能源安全格局,加快煤炭、油气和新能源“三足鼎立”新时代的到来。从全球能源发展角度来看,随着油气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产量供应总体相对宽松,国内能源结构调整进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当前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油气和新能源分别约占61%、26%和13%,高碳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过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清洁化发展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尽快改变煤炭“一枝独大”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在考虑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国内外全方位战略布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煤炭、油气和新能源的“三足鼎立”。

5、讨论

2004 年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商业运作,中国天然气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进入2013 年以后,受天然气价格增长、国际油价走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量增速有所放缓;2014—2016年则是中国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期的调整期,消费量增速均为历史较低水平; 2017 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有所好转,同时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煤改气”等工程强制实施,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有必要剖析推动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外部因素,并结合天然气产业本身的发展条件,预测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受宏观经济回暖、环保政策拉动大量煤改气项目投产等因素影响,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1%。 然而,燃气发电在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仅为19.9%,截至2017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量为7629 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与美国、英国和韩国等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天然气市场消费量持续增长,增速跌宕起伏。从覆盖领域来看,中国天然气市场利用区域正逐步由资源地周边地区向东部市场负荷中心延伸,天然气市场利用领域逐步由资源地周边的化工、居民用气为主向发电、车用、采暖、工业等行业多元化发展深入。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深入实施。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2017 年作为治理的目标年份。2016 年以前,除北京、天津等大型城市全力推进“煤改气”工程以外,其他中小型城市均处于观望的状态;2016 年以后,由于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年份的临近以及相关部门的持续推进,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实施力度。

2016年北京市完成8480T/h(1T/h=25GJ/h)燃煤锅炉改造、663个村煤 改清洁能源。2017年北京燃气实现燃煤锅炉煤改气4633T/h,完成10个区44 个镇328个村126万户的农村“煤改气”工程;2016年天津市全力实施大气污染 防治防控,改燃供热锅炉和工业锅炉366座;2016年保定市完成北部9县“煤改 气”煤改电”406个村共计21285万户,燃煤小钢炉完成替代4345台共计6665 T/h;2016年邯郸市完成中心城区1577万户“煤改气”、255万户焦炉煤气置换 天然气;2016年郑州市釆暖季新投北郊热源厂、二马路热源厂等燃气锅炉项

按相关政策要求,2017 年10 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 万户以上。其中,北京市30 万户、天津市29 万户、河北省180 万户、山西省39 万户、山东省35 万户、河南省42 万户。北京、天津、廊坊、保定2017 年10 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散煤彻底“清零”。

由于“煤改气”工程的大力实施,居民生活、采暖、工业锅炉等领域的天然气需求量快速增长,推动了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

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天然气是一项民生性、低碳性与价值性的战略工程,生产、运输、储集、销售等各个环节及其一体化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国产气、管道气的峰值基本明确的前提下,未来LNG、储库气能力的加快提升,将在我国整个天然气工业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天然气生产企业、地方政府与国家高层等,充分认识到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替代发展等带来的有利机遇与安全挑战。预测天然气产量、消费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很大。随着中国理论技术的发展,自产气的数量可能将会有所变化,进口管道气、液化天然气、储气库气等的预测值将有所增减,消费量预测结果也将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燃料与运输等节奏调整而有所变化。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