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能互补微能网万亿级市场盈利模式”的思考

2017-05-30 22:06:08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微能网】的关注与支持,小编荣幸收到许多资深专家与学者的原创作品,关于粉丝投稿,经审核通过及与作者沟通协商之后,【微能网】会第一时间发布,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士加入我们这个
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微能网】的关注与支持,小编荣幸收到许多资深专家与学者的原创作品,关于粉丝投稿,经审核通过及与作者沟通协商之后,【微能网】会第一时间发布,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士加入我们这个平台,共同分享与学习能源行业内的经济分析,发展前景预测,时下热点分析、能源政策解读等。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篇来自毕礼毅老师投稿的深度好文:
 
《无语静听秋霾声 ——对多能互补微能网
盈利模式的思考》
 
2016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了1.7个百分点,但全年弃风电量依然高达497亿千瓦时,弃光电量高达70亿千瓦时(仅西北五省),西南弃水电量超700亿千瓦时,弃核电量462亿千瓦时。看到这组数据时,我所居住的南方城市也与大多数中国北方城市一样笼罩在灰霾中,一时有感而发,写下了“无语静听秋霾声”。
 
今年2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的通知》,确定了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共23个项目,包括终端一体集成供能系统17个和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6个。5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一共公示了28个微电网示范项目,包括并网型24家和独立型的4家。研究这两批的示范项目可以看出国家的政策导向,解决清洁能源的优质利用,还是要重视需求侧的发展,只有将新能源的发展化整为零,提高综合能效利用,才能彻底的解决能源消纳的问题。
 
然而,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多能互补微能网的示范推广后,在从业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家积极推广的微能网模式有诸多好处,但包括首批示范的项目在内尚有较多的项目并没有完全推进。即使有些项目建成使用,但投资方还是对于微能网的盈利模式产生了怀疑和迷惘,很多能源企业对于发展高效的多能互补微能网热情渐失。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对于能源互联网、微能网、微电网的定义存在混乱。这两年随着国家电改和售电业务的推进,互联网+能源似乎一夜之间变成时髦的话题,变成忽悠资本投资角逐的工具,却很少有企业真正思考未来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应该如何运营和寻找盈利模式,对于未来整体能源架构缺乏宏观的指导性分析,当然也有实际阻力的制约,一旦有电力并网(售电)等等问题,就会造成自身决策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2. 政府在补贴政策上不明晰。国家推广多能互补的微能网示范虽然树立了不少标杆,但从能源公司的理解层面还是既有新能源形式的简单物理组合。对于政策补贴的理解似乎还认为是对于光伏和风电的补贴,在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打着多能互补的牌去核准光伏和风电项目。再比如前两年完全依靠国家补贴政策推动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一旦政府政策调整,补贴减少甚至没有了,企业原有的盈利模式马上就出问题了。
 
3. 天然气价格太高,很多地方燃气发电气价在2.7元以上,燃气上网电价没有明确造成项目收益率低下而无法通过投审会,运营的项目也因亏损而关停。业内专家对于气电的发展思路不够清晰,目前国内对于天然气改革推进明显滞后,燃机发电成本测算对比煤电上网完全不具备竞争优势,大型燃机的CCHP,火电背压机组热电联产也可以做到,成本更低,有些南方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享有城市独立运营权的热电集团还依然存在甚至越做越强,逆风飞扬;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所带来的环境优势和经济优势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利用。
 
那么如何高效、清晰的发展微能网、提高社会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保证新能源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从业经历和长期思考,做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本着提高社会综合能效,创立能效电厂为关键。
去年央视《电改启示录》中朱共山董事长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制造一个LNG燃机电厂成本至少要4000元/千瓦,而创能成本只需要800~1000元/千瓦。提高企业综合能效,是多能互补微能网的关键,实现能源最大程度的本地利用和消费,就是大大提高利用价值的关键所在。建立虚拟电厂和能效电厂,立足城市的绿色发展,综合电、热、冷的能源需求侧综合利用,降低输配能耗,提高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和谐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EMC能源托管的模式找到盈利点。
 
二、 立足热能利用,以热定电,由售电发展到售热+售电+售冷。
目前在越来越严格的限煤发展高压下,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欢迎,仅仅售电带来项目收益率太低,以燃气分布式能源为核心,整合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利用峰谷差的电力移峰技术(蓄冷储热),由售电发展到售热+售电+售冷,由此增加项目的收益才是微能网盈利的捷径。根据同济大学龙惟定老师的研究,热电联供+磁悬浮离心热泵的供热效率可以达到259%,供冷效率可以达到286%!
 
三、 从单纯的电厂型投资发展到PPP+EPC的综合经营
目前我国大部分能源公司带有较强的电力投资公司属性,参与能源项目的投资也类似于对于电厂项目的投资,解决资金的渠道往往是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然而面对项目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报率较低的微能网项目来说,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先天资金的不足。
建立多能互补的微能网示范项目必须由政府主力推动,通过PPP的合作机制可以解决项目资金的问题,鼓励能源投资企业向投资+设计+实施+运维的总承包企业转型,先形成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收支模型,再进行多种技术和商业形式的转换演化。推动政府在既有城市热电联产规划基础上升级增量供配电网热网,提升区域能效。加大政府项目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采能源运营商的模式,而不是单纯让能源企业圈地自建,不闻不问,以此找到解决能源企业的盈利解决方案。
 
四、立足全国大面积铺开的城市综合管廊做文章,探索城市热汇的技术模式
前几日拜读清华大学何继江老师关于芬兰低碳城市发展的介绍,主要内容是芬兰FORTUM(富腾)能源公司由原来纯粹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转型过程。实际上早在八年前我就接触过北欧的一些区域供热的案例,对富腾公司的认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市区域供热和区域供冷是整个能源供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网长达765KM。大多数冷能都是使用波罗的海的低温海水生产的,同时离心热泵还为区域供热/供冷系统提供78度的热水和5度的冷水。而挪威奥斯陆的供热则通过污水中提取热量来实现,双级压缩离心热泵可以供热高达90度,单台机组产能高达20MW。我国当前各中心城市正大面积建设综合管廊,微能网企业如能参与进入这一领域,将城市污水、中水余热回收,供热供冷管道集中考虑布局,学习北欧的市政与供热供冷经验,即赋予了多能互补的微能网新的建设内容,同时利用城市综合管廊,做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五、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直接利用,利用电极式储热型锅炉等10KV高压供电供热形式做可再生电力的直接电能替代,解决弃风弃光,也是探索北方地区城市供热,解决微能网企业盈利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发展多能互补的微能网即需要做好能源的梯级利用,还需要结合城市自然地域特点,利用自然资源的冷热汇,打好区域供冷供热供电这张牌;既需要自投资金,同时也要利用好政府资金,迎合政策导向,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盈利,社会环境俱佳的双赢局面。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2017年5月20日
 
作者简介:
毕礼毅 绿色能源志愿者 毕业于同济大学热能工程系,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现供职于协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曾于瑞典TA,南京丰盛能源公司担任高管,有论文及专利多篇。目前是安徽省发改委、国资委、经信委节能专家,安徽省项目工程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