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用采集平台的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及其特点分析

2013-11-28 09:58:09 电力信息化  点击量: 评论 (0)
摘要:本文分析了按区域就地设立集控站自动化系统所引发出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基于公用采集平台来建设集控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介绍了此种系统结构和原理,并对其技术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关键词:数据采集;公
集64-127号厂站的信息,……,依此类推。
平台中数采机所完成的任务与常规数采机基本相同。一方面,它用于解析各厂站上行的不同通信速率、规约的信息,并变为统一的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包发送到网上供各系统前置机选取。另一方面,将来自各个系统前置机的下行数据包解析成对应通信规约和速率的信息发送到厂站自动化系统。数采机和各系统前置机之间发送和接受数据包时,由前置机负责完成厂站内外部地址映射关系的变换。
             
图2 公用采集平台示意图
 
2.3 公用采集平台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考虑
由于公用采集平台被多个自动化系统共用,因此,一旦平台发生故障,无疑会影响所有系统。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硬件冗余和自动切换。如图2所示,平台的硬件均采用冗余配置。从厂站通信通道到Modem池、串口/以太网转换器、以太网交换机和数采机均采用主备配置。当其中任一一台设备故障,另一台能自动接替工作。
(2)为公用采集平台组建单独的子网。即在物理装置实现联网时,平台子网和各自动化系统的子网互相独立,以避免后者网络故障而影响前者。
(3)实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同一安全隔离和病毒防护体系。采集平台与各自动化系统同属一区,与外界的连接和自身的病毒防护可共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隔离装置、病毒防护服务器和SUS服务器。
(4)结合调度自动化的备用系统,建立同城异地容灾安全应急措施(该措施主要从防备现有调度中心火灾事故这一角度考虑)。我们将在原调度大楼建设一个应急电网监控指挥中心,它除了临时的电网调度指挥场所之外,还包括通信、调度自动化、营销、OA等重要系统灾难时的应急备用设施等。
 
3  技术特点分析

(1)投资节省。这种技术突破了一个集控站必须建立一个对应的自动化系统的思维模式。使用这种技术,一个集控站自动化系统所能管辖和处理的变电站的数量,完全取决于系统的性能(如系统最大可处理的信息量等),而不是集控站所管辖的区域。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可以被多个集控站公用。因此,对中、大型地区电网来说,它可以少建很多个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

(2)适应性强。目前,在220kV变电站逐步实行无人值班以后,其运行管理模式更趋复杂,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按照地理区域分片建设综合的集控站(将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合在一起设立集控站);也有的是保持原有的集控站(主要是负责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监控)不变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和硕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