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总理的“互联网+”电网革命

2015-03-10 11:33:09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李兆清   点击量: 评论 (0)
政府做减法、市场做加法是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思路之一,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已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抓手。报告指出,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十数年来的电力改革历程正是对此的真实


去年末,无线电力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4年25项年度最佳发明。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的利用电磁共振器,在两公尺外供应一个60瓦的灯泡所需要的电力,并为这种技术取名为无线电力(WiTri city)。
 
与此同时,以色列Power mat公司也开发出一种无线电源,这种无线电源可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力传输,从而省去了连接电源线和电源插座的麻烦。另外,在日本手机厂商间,另一项“使电源线消失”的技术也在稳步发展。
 
目前,无线输电主要有四种方式:1电磁感应原理;2谐振式无线输电;3磁耦合共振原理;4微波无线输电。到2020年,全球无线电力传输市场总额将达到170.4亿美元。
 
科学家们相信将在10-20年的时间内能够实现这种无线电力传输,这意味着世界可以永久地摆脱蜘蛛网般的电线、电网的束缚,一旦科学家们找到工业化、规模化无线电力的途径后,插头和电线、电网和垄断就将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1700年,英国人斯蒂芬.格雷发明了电线,时至今日,供电网、高压线已遍布全球的角角落落。今天,我们已有了无线网络和无线电话。那么为什么日常家电仍要插入墙上的电源插座中呢?您的计算机桌旁总是连着一堆盘根错节的电线吗?
 
100多年前,美国极客之王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就有一个终极梦想,并且亲自实践了无线电能的伟大计划,他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息及能量的可能性,他要对整个世界实行无线输电、移动供能,他设想将能够把电力输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首先要解决电力生产和输送两大问题。从低频波到宇宙射线,整个电磁波波谱皆存在着波动。而波动向外发射时携带着能量,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试想一下如此美丽的图景吧——跨出“电线时代”已经不是梦,下一个时代将是“无线电力和移动电网的时代”。驱动现代工业文明的电线电缆电网均将结束它的命运。
 
以后的世界不再需要插头和电线,所有的电机电器直接接受无线电力,电动汽车可以无限续航,太空飞船及卫星通过不间断的无线输电执行任务。地球外漂浮着大量的太阳能薄膜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无线电力传输送入地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就坚信21世纪一定会是一个无线电力、移动电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无线电力技术将会应用到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可穿戴设备、电动汽车、军事、医疗、煤矿、化工等等各种用途上。正因为此,人类文明进程中必将诞生全新的能源革命。人类凭借无线电力、移动电网,将能够推动新文明的发展之路更加宽广!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电网 总理 互联网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