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的思考

2013-12-25 10:06:14 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一、经济背景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数十年,正在逐渐放缓。靠低成本、规模扩展的中国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创新被一再提及,但环顾四周真正被国人发明创造的东西寥寥无几。是国人笨吗?不是!我们古代的四
一、经济背景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数十年,正在逐渐放缓。靠低成本、规模扩展的中国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创新被一再提及,但环顾四周真正被国人发明创造的东西寥寥无几。是国人笨吗?不是!我们古代的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军事千年的发展。然而,在近代,尤其是近几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GPS导航、电子产品的普及,令我们的四大发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工业革命,让我们屈居人后,一路追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更大的挑战,但也有些许跨越发展的机遇。
 
二、信息技术对制造企业规模的影响
 
信息技术为跨国企业的运作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出现了巨无霸,而且大有将中小型企业赶尽杀绝的趋势,这是信息技术支持的全球化浪潮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我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制造企业,难道这些企业只能坐以待毙吗?这是大部人不愿看到的。那样的话,世界未免太单调了。一百多年前反垄断法就颁布了,但似乎阻挡不了垄断企业的产生,国家、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为巨无霸企业的成长提供机会。
 
虽然巨无霸在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拥有比较成功的产品,其创新的动力自然会减弱,这是中小企业得以出现、成长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网络、数据库、电子流程等信息技术使得大型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各方面的管理就像流水线一样运作更加规范。信息系统的复制能力又很好的支撑了企业规模的无限扩展,使得大型企业交付的产品成本更加低廉。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好像核辐射下的生物可以迅速长成巨无霸;同样,稍有不慎也可能瞬间毁灭,这也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
 
三、中小企业的生存
 
可以说,中小企业在创意中产生,在夹缝中生存,在大企业的失误时成长。
 
这里主要论述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既然企业能够产生,企业就有其生存的独门绝技,但是,在知识产权保护还不成熟的现阶段,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很容易被他人模仿,而失去优势,如何让企业持续生存下去?靠低成本、市场占有率是万万拼不过巨无霸的,所以,唯有持续创新!
 
四、大型制造企业的研发
 
持续创新就涉及到构建创新体系或组织机构的问题,因为持续创新绝不是靠突发奇想就可以实现的。大企业一般都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有些甚至有多级研发体系。例如,一级研发是针对预研产品,和现有产品有很大跨度的创新产品;二级为参照其他优秀产品的部分理念或针对大量市场信息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变型设计;三级为依据订单个性化的适应性设计改进。
 
这种企业研发体系看似严密细致,分工明确;但往往阻碍了信息和人员的流动,工作量也很难平衡,各方的时间利用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严格的分工,各个科室之间往往存在竞争关系,资源的共享方面就不能畅通,从研发所用的软件,到装配和分析偶尔需要的高端硬件设备都存在极大的浪费。因而,创新成本居高不下。但由于大型企业规模效应(集中采购、和品牌效应等)可以带来的让其产品获得超额利润基础,而可以很好的支撑庞大而昂贵的研发体系。
 
 
五、虚拟研发中心的设想
 
中小企业无论从人才方面,还是资金上都不可能构建复杂的研发体系或者设立昂贵的研发中心。所幸的是,在IT界风起“云”涌,基于云的计算和服务让SaaS成为可能,也为中小企业基于云平台组建一个虚拟的研发中心成为可能。
 
人才方面。由于是基于网络的虚拟中心,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在云平台上研发人员由网络的各个节点组成,可以是本地区,也可以是不同省市,甚至可以是国外人士。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人才生活习惯和北上广等地区生活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样,全职、兼职等员工身份也可以灵活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所有制下的各类优秀人才。与行业内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简化人才的培养和成本。
 
场地方面。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办公场所的成本越来越高,场地、办公等相关的费用已经成为研发中心建立的一大负担。基于虚拟平台,一般问题在网上讨论就可解决;有些现场问题可以到用户厂家会诊;确实需要面对面持续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