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O2O 只为相聚

2015-12-16 13:18:50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短短几年,国内互联网快速经历了B2C到C2C,再到O2O的历史性变迁。目前,移动O2O行业已经基本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2014年移动O2O行业数据调查显示,其整体移动O2O行业的用户规模已达6 1亿,占据了移动互联
短短几年,国内互联网快速经历了B2CC2C,再到O2O的历史性变迁。目前,移动O2O行业已经基本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2014年移动O2O行业数据调查显示,其整体移动O2O行业的用户规模已达6.1亿,占据了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规模的57.5%,接近六成的用户使用过移动O2O的服务,随着移动O2O行业的加速扩张,这一比例在今后会不断扩大,移动O2O这股新鲜血液无疑令整个互联网与移动端的商机高度融合,战绩辉煌。

 

 

“手机、钥匙带好没?”从你出门前家人的叮嘱就可以看出,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的设备。

今年“双十一”,淘宝全天成交金额为912.17亿元,移动端交易额占比68%

瞧,移动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就在近日在京举办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趋势,倾听到众多移动O2O的理念和经验的分享。

实践表明,移动互联网是电商3.0时代,即O2O的灵魂,场景革命离开互联网则无法想象。当移动互联网与O2O和睦握手后,才会出现更有意义的移动O2O

如今,WiFi网格化且安全全面覆盖是当前正在兴起的社区O2O的普遍需求,而社区O2O逐渐成为人们体验电商3.0时代服务的前沿阵地。O2O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的电商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统一,实现形式创新和传统商业精神传承的完美融合,未来我们将看到O2O将传统电商业务的单一化改造为立体、多维与充满人性化关怀的全新商务营销体验。

谈及移动O2O,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使商家和用户建立“点对点”的关系,移动通信设备(特别是手机)的随时、随地、随意的“三随”属性才能使“点对点”成为可能。我们在理解PC时代的O2O时,需要承认线上和线下存在联系与连接;但只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和线下才能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其边界才可以被认定为模糊处理。

PC时代只把O2O限定在生活服务领域,但移动时代的O2O把范围扩充至各个方面,更加强调客户关系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哪儿,企业就在哪儿。业界普遍认为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标准,成功销售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如今,消费者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移动端上,企业没有理由还对PC互联网抱有太大幻想。

PC时代,尽管线上线下结合的O2O存在,但传统企业并未将O2O的价值真正挖掘出来,依旧局限于流量的大小和单一平台的构建。当互联网企业进军移动互联网时,传统企业着手与O2O的有机融合,更需要尽快抛弃PC思维。

 

易观国际:发掘移动O2O新内涵

在第四届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之O2O的行业分论坛上,易观国际创始人杨彬表达了自己对移动O2O的看法,给大家带来了深刻启发。总结来说,O2O是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聚集的表征,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创新的具体体现。

移动O2O=“互联网+”之聚集

杨彬说:“移动O2O是互联网+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一个聚集的表征。什么是互联网+?很多朋友都认为应该更多的是+互联网,其实并不单纯是+的关系。互联网推动创新,本质是要带来化学反应,应该是互联网乘或者是互联网积分,这样才更有本质性的反应。”

“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创新在企业行业中归根到底是一种化学反应,围绕互联网+的创新,真正要开花结果,就必须认同一种创新的想法。就如会议的主题,我觉得加法就有特别的含义。例如加法体现一种平等,并不是你吞并我,我融化你,不是一种彼此颠覆,更多是彼此拥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杨彬表示。

当然,累积到一定程度,化学反应的前提自然是物理反应,利用加法把若干要素的距离缩短了,才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才会进一步出现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组织创新与商业创新。所以O2O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互联网+的具体表征,是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这个本质能够让参与者体会更多的价值,运作的过程与手段也会随之有效。

移动O2O=“互联网+”之具现

移动O2O,可以理解是在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创新价值的一个具体体现。在这个背景下,过去我们讲的O2O大多数涉及到生活服务。易观国际秉承创新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O2O整体的解决方案。易观国际认为,在互联时代对于互联网+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需要用互联网+手段来解决,如此便形成了创新型的线上线下企业的培训模式。

O2O体系构建,通常有在线上汇聚还有线下活动,天马帮的社群用来彼此分享,彼此激发。杨彬认为线下培训更容易成体系,更容易讲透,但是互联时代变化很快,不可能天天组织学习分享新东西,最好的办法是线上。如果只有线上,也难以形成持续的、本质性的化学反应,很难形成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重量砝码。

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只是在线学习是不能够真正让我们的企业员工收获实战技能,也要有线下互动,这又是在O2O领域的一个首创。实践表明针对能够真正给我们的企业培养互联时代的共识,形成互联时代的互联网+的执行力和创新力非常有帮助。

杨彬谈及在培训方面的移动O2O创新时强调:“这是我们自己的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实在在地给大家带来价值,所以我们认为O2O创新一定是基于现实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帮助用户去实现梦想。”

 

凹凸租车:体验至上的营销理念

P2P共享租车这个行业中,凹凸租车作为崛起新秀吸引了众多目光。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凹凸租车深刻诠释了租车业的共享经济,当家人李育育讲述了以P2P租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的美好未来,以及在服务中彰显的多维立体、个性化的服务宗旨。

P2P租车背景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出发,相关数据表示私家车保有量为1亿,且始终处于快速增长与变化过程中。但是与此同时,让我们感到更加惊讶的是,实际的驾照持有人却是3亿,其中有2亿的差距,也就是说有驾照的人不一定都有车开。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像北京、上海,都开始出现交通拥挤情况,造成车辆牌照的限制以及限行,这意味着车照差距以后会越来越大。重所周知,如果资源越来越有限,必然要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如今,市场上有很多模式:专车、拼车,还有P2P租车模式。

前两者与P2P租车最大的区别是,不管专车也好、顺风车也罢,常规性服务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车辆,另外一个就是驾驶员,所以说这种情况是“司机带上驾驶员”的服务。P2P租车就有些不同,最主要是以车辆为核心载体,进行共享。这就意味着P2P租车会比另外两种具备更简单、更易共享的优势,因为通过整个市场情况来衡量,并不是所有的私家车主在将爱车共享的同时,还有时间和精力打理诸多与共享行为相关的的琐事。

如果把P2P租车表述得简单一些,就是个人车主可以把个人车辆在闲置的时间出租给个人,让没有车辆的租客进行使用,这是P2P租车的核心模式。所以凹凸共享租车,最主要的就是共享经济的运行,是个人对个人租车领域的业务。

李育育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些私家车主可以把他的车辆,在闲置时间时共享出来,便于其他没有车辆的租客进行使用。同时,为了确保无论是双方,还是互相之间能够形成这样一笔涉及服务体验的有效交易,平台会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简化明确的理念体验

“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希望能够让双方,即租客和车主都能够获得共享与共赢,它是一种互补的需求,这与共享租车、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这也是采用凹凸租车这样的名字来作为公司名称进行推广的原因。”李育育特别强调。

目前,在平台上提供的诸多帮助,从租客角度来看,或者说对于车主的保障来看,车主都有比较完备的认证系统,充分保证车主的信用程度;另一方面,针对使用人,就是租客本身,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确保这个车辆的可使用性。这个是凹凸租车在同行业中一直坚持、并保有特色的一方面。打开APP或者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平台上所有的车辆,都有规范性的照片以及资格认证。因为每一辆车都会安排相应的服务人员亲自到现场评估可用性,同时进行全方位拍照,以确保租客在出租之前,能够从多角度了解这辆车的可使用性以及特点,便于做出一个正确及合适的判断、评价。

租车虽然是一个新生行业,却始终不间断发展,很多用户针对互联网经济的具体使用,都希望操作起来更简洁。但由于租车行业本身的消费模式就与传统模式存在很大区别。不像进行商品购买,只要付钱,商品就会送达。租车就不一样,因为在购买行为发生时,并没有确定用车多长时间,其中可能涉及到想用三个小时,但是真正用车的时间可能为四个小时,或者更久,所以对于租车行为的评估在整个交易模式运作中会比较麻烦,另外涉及到整个车辆的使用过程,可能会产生损伤以及违章等方面情况。总而言之,为了确保租车行为的便利性,使整个交易过程简化,达到一个简单的手续操作在5分钟内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下订单、押金支付以及最终跟踪的目标等,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另外,现实中很多车主和租客在产生交易前,都会有一系列问题或者想要了解的事项。在整个租车体验过程中,怎么确保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会有人来保障相关权益?这个就是与太平洋保险合作的根本所在。就租客在用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车辆的损失会由专门的保险来覆盖,同时也不会使车主的保险受到影响,以确保租客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最好体验。

就目前的情况分析,使用共享租车的体验可分为四大类:第一,比较多的自驾游;第二,14%的商用车;第三,23%试驾体验;第四,36%的市内代步。发掘数据时,有近一半的用户是有车的,为什么有车的人还租车?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试驾。试驾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想买同样的这款车。

传统租车其车型不会超过30种,但是共享租车就会有近万种车型,绝大多数想购买的车辆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随后就可以约好时间去试开,没有限制。还有一类试驾体验,涉及到一些汽车发烧友,特别喜欢开某一品牌的车型,或者开某一系列的车型,同样也可以在平台上完全满足需求。最初满足这类需要,只能通过参加车友会的方式,但是在共享平台上并不需要,只需要找一下这个平台有哪些车,然后就可以去尝试。所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行业,会带来更多的新业务。

李育育认为:“我们的目标希望能够给消费者节省更多的钱,花在别的方面,因为毕竟目前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可用性越来越小,我们也是想使他们得到更多的便利,产生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模式。”

综合来说,业界希望共享租车行业的推出,能够让行业进入3.0时代:就是在不增加车辆的情况下,大量提升用车人群,使每个用车人感到需要正在被满足,销售更加人性化。

 

京东到家:无缝对接“点对点”

谈及移动O2O带来的行业震撼,京东一直在行业实践中有较深的感悟。作为京东到家招商运营部的负责人,张嘉伟认为京东到家实际上做的最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线下的超市搬到线上,也就是所谓O2O的线上与线下。

移动O2O的优势与理解

众所周知,京东具备优厚的流量优势。如果说国内互联网圈中,电商流量最大的是阿里巴巴,那第二当属京东。“我们获取流量有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另外,我们具备非常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以前,京东着手大物流的概念,如今我们希望通过移动O2O,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补全,归结起来京东到家着手构建的实际上是O2O平台。”张嘉伟表示。

京东对整个O2O业务的理解,可以简化为几方面。首先,从零售行业看,现在很多线下零售,包括线上业务,都处在一个非常难过的阶段,整体的经济形势很不乐观。从线下的数据分析,实际上基于用户角度考虑,现在很多的用户消费习惯和以前已经完全不同,包括一些传统的行为习惯。用户的习惯在变化,市场整体的情况又是怎样的状态?根据所能看到的网络零售市场业绩的增长数据,京东到家希望京东的能力、流量,甚至是物流能提供给更多的传统企业,实现O2O的更好保障或者更多机会,从而彰显更大价值。

其次,根据零售企业去年整合的情况,京东实际上对O2O,或者说O2O的未来有几个判断:首先,因为业务角度涉及零售,零售的核心依然需要围绕用户。另外,张嘉伟认为:“普遍感觉,如今用户都在往线上迁移,未来所有线下品类都会变成标准化,这个过程是整个行业,或者说是电商化的过程。”

还有一点,可能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京东体验特别好,这两年京东一直着手生态体系的事情,构建供应链金融等,意图将能力更多地开放出去。业界普遍认为未来的竞争一定是生态体系的竞争,而不是某一个业务,或者某几个公司之间的竞争。

移动O2O的形态与数据

谈到移动O2O所涉及的大致形态,张嘉伟强调:“我们把业务,商家和消费者两端,包括线上线下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我们的任务在线下,未来是有很大的机会和预期,能实现更多的商业理想。京东到家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体验,是我们把很多原来到店的服务,变成到家的服务。实际上从到店到到家,从信息到交易,从整个维度入手,实践中有很多成功模式,包括点评模式,团购模式等。”

与此同时,京东为此提供了很多数据支持,例如京东智圈的产品,它完全开放并专门为线下的商业体或者更传统的商业体提供数据类型服务。京东表示,基本上用京东商城的用户购买数据,加上腾讯的社交和位置数据,就能匹配出一些简单的维度给线下商家提供帮助。基于此,可以看到北京很多商圈的购买力指数、信用指数等,这是一个大体的、包括购买的热力图等数据分析常看到的东西。“这些数据都是京东商城真实用户的数据,加上匹配而来的最常用的生活地址,以及腾讯分享的位置数据和社交数据,我们就能定位出在线下实体商圈里,这里有多少用户、最爱买的东西、用户画像是怎样的。”张嘉伟如此评析。

事实证明,如果将京东商城的数据开放出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维度标准,同时可以为线下商户提供所在某个区域的拓展或者业务推进,如此而来就能给传统的线下,包括线上的合作伙伴提供最大助力。未来能整合更多的数据维度后,逐渐形成一个数据联盟。设想一下,如果提供这个联盟里一份数据,就会开放更多的数据去分享。

移动O2O生态系统

实际上,京东能够提供的支持,除了物流、数据外,更大程度上可以构建一个基于O2O的生态系统。这里会有京东到家平台,创业公司合作伙伴,软件开发商以及运营的服务商,甚至是很多我们看到的围绕电商发展的各种要素。

最后,张嘉伟畅想说:“我们觉得要做一个O2O的平台生态,实际上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这样的场景,从早上起床、上班,一直到晚上回家,乃至在外面旅行或者一个人生病……将来京东到家都能帮你做到。但是我们希望这不单单是京东到家的业务范畴和支持,更多的是行业的一种分享与融合。”

美澳居:抛弃“PC模式”是王道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美澳居作为唯一的家装企业,掌舵人吴波向业内分享了有关O2O行业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凸显的发展趋势,表明了传统行业与O2O的高效结合,势必要采取彻底抛弃PC模式的战略。

品质为王垂直整合

传统的PC模式盲目追求流量的增加,却忽视了商品服务的品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市场,逐渐从一个流量为王的市场迅速转换成一个品质为王的市场。换言之,追求流量还是品质,就如同对待爆款与撞衫的态度。大概是2010年、2011年时,大家都在找淘宝爆款;很快到了2012年、2013年时,爆款已经呈现滞销的状态,因为那时候大家讲究的是不撞衫。同样的道理,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市场也是这样类似的发展态势与趋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今的信息传播已经不再是问题。例如,一个好的产品会很快通过朋友圈等其他方式传播,很短时间内就会有很多人知道。当然,不好产品的恶评率也会起到相同的效果。如今中国的中产阶级更关心品质,而不是商品的功能,所以品质就变得比功能更重要。可以预测的是,品质为王的时代马上就会到来,彻底颠覆了流量为王的传统。

另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我们怎么用互联网来带动销售。但实际上从今天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用移动互联网或者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与产品品质。答案是垂直的领域反而会比使用很频的平台领域进步更快,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单一平台模式,带来更多的价值。吴波举例说:“我们将滴滴与美团进行比较,美团花的时间和滴滴花的时间相同却造成了不同收益,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滴滴更加专注,它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而美团,团购平台覆盖的业务很广,在越广的前提下,就很难把用户服务做到极致。

具体来说,如今的O2O怎样才能做到迅速盈利呢?实际上最核心的就是垂直整合。换句话说,不要将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到盈利就去做第二件事情,应该把这件事情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然后真正做出它的价值,这样消费者才愿意付出价值,花钱购买这个服务或者产品,如此才会有盈利点;否则的话,消费者为什么不愿意付钱,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产生价值,没有带来好处。

从工业发展史角度来说,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基本上只存在两种公司。三百年的工业发展史中,基本上能走到今天并盈利的公司,没有超过一百年的平台公司,却有超过一百年的垂直整合公司,例如福特。每一项技术拿出来都不是最优秀的,但整合起来却是很厉害的群体,所以纵向垂直是一个很重要的企业发展论。

“在垂直整合中,首先必须知道你的用户需要什么。例如现在很多医疗互联网企业,大家普遍认为用户只是需要找一个好医生看病,但实际上需求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很多时候找到用户真正痛点、真正需求很重要。当知道用户的需求时,你就会很快找到那一部分无条件支持的用户,然后为他们提供超值服务,将指标不断衡量出来。”吴波阐述。

提到个性化与超值服务,明显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作为一家制衣厂,如果男士服装也做,女士服装也做,当用户没有别的选择时可能会买这家衣服;另外一家工厂,如果比较擅长做更漂亮的衣服,两者相遇,用户可能就流失了。

如今,我们已经完全离开了功能化的工业化时代,正在迅速地向以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产品为主流的高级智能商业化时代迈进。在O2O领域,一个盈利公司在扩展的时候,其力量要比一个烧钱公司更强大。

美澳居的O2O模式

美澳居是什么?实际上是用互联网的方法来做海外房地产开发,用机器学习和分享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来选地,随后利用海外的本地经纪人来进行帮助性的买卖,最后与用户一起联合开发,进而达成利益共享。吴波强调:“实际上我们在很高端的地方也在从事这项开发活动,例如美国硅谷斯坦福旁边的土地,我们从事这个类型的项目,基本上投资年回报能达到百分之二三十,可见抛弃PC端的O2O模式的巨大收益。”

其实其中涉及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开发商投入的利润就是如此,如果将开发商的角色去掉,通过机器学习和经济分享的方式运作,顺理成章地将盈利分给了客户们,这实际也是真正挣钱的一个奥秘之一。

对于产业链的经营,美澳居其实扎根很深,在某些地区,甚至明确相关厂商的具体位置,以及每个具体型号的价格,这是O2O产业链联通的必要过程。“这是我们想达成的,将来更想把这些特别的产品或是投资回报带给广大用户,但必须意识到的一点,传统行业企业需要认准O2O的发展趋势,彻底抛弃PC模式,才有机会达成这些创新性的发展。”最后,吴波补充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