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资本热炒的硅负极

2018-08-09 16:34:00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点击量: 评论 (0)
以现有的材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了,所以必须要发展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从改善负极的角度来看发展硅基材料体系是个不错的方向。

聊聊资本热炒的硅负极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路线的规划要求,至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达到150Wh/kg(单体在170~190Wh/kg)至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单体在300Wh/kg以上)以现有的材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了,所以必须要发展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从改善负极的角度来看发展硅基材料体系是个不错的方向。

图1 石墨负极和Si负极的脱锂嵌锂机理

640.webp (1).jpg

640.webp.jpg

硅在常温下可与锂合金化,生成Li15Si4相,理论比容量高达3572mA·h/g,远高于商业化石墨理论比容量(372mA·h/g),在地壳元素中储量丰富(26.4%,第2位),成本低、环境友好,因而硅负极材料一直备受科研人员关注,笔者认为其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最突出的问题是硅在反应中会出现体积效应。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嵌锂和脱锂引起的体积变化率是320%。在材料设计时必需要考虑大的体积变化问题。高体积容量的材料在局部会产生力学上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研究证明,它会裂开,形成严重的脱落。

大的膨胀导致的结果就是:

1.颗粒裂开、粉化,循环性能差

640.webp (2).jpg

2. 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接触差

640.webp (3).jpg

3. 表面SEI重复生长,不停消耗电解液和Li源,循环变差

640.webp (4).jpg

从长期的基础研究来看,①通过硅粉纳米化;②硅碳包覆;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硅在锂电池负极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纳米硅碳还是氧化亚硅碳,硅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硅粒径:<20nm(理论上越小越好)

均匀度:标准偏差小于5nm

纯度:>99.95%

形貌:100%球形率

目前应用相对成熟的是将纳米化、惰性缓冲以及表面包覆技术相结合。

640.webp (5).jpg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采用就是核壳结构,通过以球形人造或者天然石墨为基底,在石墨表面钉扎一层Si纳米颗粒,再在其外表包覆一层无定形碳或石墨烯。碳包覆机理在于:Si的体积膨胀由石墨和无定形包覆层共同承担,避免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因巨大的体积变化和应力而粉化。碳包覆的作用是:

(1)约束和缓冲活性中心的体积膨胀

(2)阻止纳米活性粒子的团聚

(3)阻止电解液向中心渗透,保持稳定的界面和SEI

(4)硅材料贡献高比容量,碳材料贡献高导电性

保持电极结构的完整:开发合适的粘结剂

640.webp (6).jpg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CMC,PI(聚酰亚胺),PAA(聚丙烯酸),PVA(聚乙烯醇),Alg(海藻酸钠)体系的粘结剂,相对于PVDF粘结剂以上这些主要是具有羧基基团(-COOH)能与Si材料表面羟基(-OH)发生缩合反应。

建立稳定的固液界面:开发合适的电解液

640.webp (7).jpg

1. VC 添加剂对形成厚的SEI 层良好的协同效应。

2. 添加丁二酸酐(SA) 或 FEC及硅氧烷也可提高循环性能。

3. 使用流体电解液LiTFSI或固态电解质对界面的改善。

表2 比克圆柱电池roadmap

640.webp (8).jpg

总的来讲目前SiC负极的应用还没有普及,主要原因如下:

1.供应端方面,由于硅碳负极的价格非常高,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短期内产能很难得到释放。

2.应用端方面,与硅碳负极相匹配的电解液和正极材料体系还不成熟,硅碳负极的大规模应用也比较困难。

目前国内包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克电池、比亚迪、天津力神等都已经开始布局相关产品,但是真正量产应用的主要在18650产品上,且都是数码电池。预计到2020年后,随着国内方型锂电池逐渐开始使用硅碳负极,硅碳负极的市场需求才会快速增长。

640.webp (9).jpg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