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 三元材料企业隐忧凸显

2018-09-05 20:52:42 高工锂电  点击量: 评论 (0)
磷酸铁锂材料产销下滑,三元材料量价齐升,2018年国内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

磷酸铁锂材料产销下滑,三元材料量价齐升,2018年国内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

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拉动,同时在补贴金额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直接挂钩等刺激下,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大增。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国内正极材料总出货量6.41万吨,同比增长13.7%。其中三元材料同比上涨52.1%,磷酸铁锂同比下滑33.6%,三元材料成为带动正极材料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因素。

受此影响,包括当升科技、杉杉股份、天力锂能、厦门钨业、科恒股份、格林美、天津巴莫等企业的正极材料业务在上半年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并表示公司当前产品供不应求,纷纷开启产能扩充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述企业的正极材料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增厚公司业绩,但其产品利润和毛利率却并大幅上升,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而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最终给上游钴原材料企业打工“做嫁衣”。

这表明尽管当前三元材料大受市场追捧,但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

高工锂电梳理了5家主流三元材料上市公司的2018半年报发现,从数据反映情况来看,5家企业上半年的正极材料业务均呈现营收增长态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对三元动力电池的需求拉动以及三元材料产品价格上涨所致。

但是在净利润方面,除当升科技大增以外,其余企业的净利增长幅度都比较小,厦门钨业甚至出现大幅下滑。而在产品毛利率方面全部则是全面下滑,这也是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对于公司正极材料增收不增利以及毛利率下滑,多家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2017年上半年钴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产品售价上涨,低价原料库存为公司2017年营收净利大幅增长提供保障。而2018上半年钴原材料依然处于价格高位,此前低价原料库存已经消耗完毕,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高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正极材料产品毛利率下滑,从而影响了三元材料产品的盈利能力。

客观来看,上游钴原料价格上涨是导致三元材料企业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在下游市场的强劲需求拉动之下,2018上半年各类钴产品依旧呈现产销两旺态势,这让大批钴产品企业实现了营收净利大幅增长。

从上述钴产品企业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包括华友钴业、寒锐钴业、金川国际、格林美、洛阳钼业、盛屯矿业等多家钴产品上市公司都出现钴产品产销量大增,钴价上涨助推公司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上升,从而成为公司净利增长的主力,同时也从正面验证了三元材料产品毛利率下滑的原因。

事实上,三元材料企业面临的压力不止于此,除了上游原材料涨价之外、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应收账款高企等也是当前三元正极材料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上游钴价波动导致三元材料价格波动。2017年钴价暴涨带动三元材料价格上涨,2018上半年,钴金属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受此影响三元材料价格也出现下滑,从而可能导致企业未来营收净利下滑。

与此同时,在采购原材料方面,由于上游钴产品供应依赖进口且下游市场需求强劲,正极材料企业需现款采购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这对三元材料企业在产能扩充和降成本方面都将产生掣肘。

另一方面,受市场需求拉动影响,当前大批三元材料企业大幅扩充产能,导致三元材料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跨界投资三元材料抢食,市场竞争加剧也对三元材料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冲击。

此外,三元材料价格高企也在倒逼部分车型和电池企业选择重回磷酸铁锂阵营。随着磷酸铁锂材料价格进一步降低和电池技术水平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市场的优势将重新凸显,或将对三元材料的未来市场需求产生冲击。

在此压力之下,保障原料供应稳定、降低采购和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公司资金实力等将成为三元材料企业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