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成为新能源车推广主流 燃料电池汽车为何无人问津?

2018-07-02 16:10:06 中国电动汽车网  点击量: 评论 (0)
据中国电动车网了解,中国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方面已经有所布局,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尚无法保障。

据中国电动车网了解,中国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方面已经有所布局,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尚无法保障。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回流泵等关键部件也已经有一些样件,但还没有稳定产能,产品供应不足且价格很高。储氢材料的储氢容量重量比到达到5%-7%才有实用价值,目前,35MPa的碳纤维缠绕金属内胆气瓶(III)的储氢密度仅为3.9%。

● 电堆功率密度:国内产品基本上大概在2kW/L左右;据报道,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了3kW/L左右;

● 催化剂效率:国内每千瓦的铂用量大概0.3克;据报道,国际的先进水平已经达到了0.06克以下;

● 膜电极耐久性:国内动态工况实测寿命大概在3000小时左右;据报道,国外已经达到了9000小时;

● 空气压缩机:目前国内燃料电池产品基本采取低压鼓风机,而国外主要采用空气压缩机,进口价格极高。

与此同时,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供应链薄弱,工程化能力不足,导致零部件的工艺质量低、产品一致性差、可靠性和耐久性不足,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

此外,车企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的布局还比较少。万钢介绍,除了上汽集团以外,其他的主流车企还未把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攻产品列入发展规划。中国车企与丰田、本田、通用、奔驰等国际汽车企业差距明显,国内整车企业还没有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营也还主要在商用车领域,包括宇通客车、青年客车、福田汽车、东风汽车、上汽大通等企业,车辆运营总量不超过1000辆,其中,专用车占78%,客车占22%。

氢能利用成本高

在氢能利用方面,万钢介绍,我国制氢、供氢和加氢系统落后,造成氢燃料成本的剧增。同时,我国低成本氢来源本十分广泛,但受限于规模化供氢体系尚不完善,用氢价格超过了燃油成本,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尽管当前氢能利用成本居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凌文认为,长期来看,我国发展氢能有三大天然优势:

第一, 中国的资源储备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而煤制氢在所有的制氢领域是最便宜的;

第二, 我国每年有大量可再生能源弃用。保守的统计,2017年我国弃电量为1000亿度,如果用这些弃电量去电解水制氢,5度电如果能换来1方氢,大约可制氢200亿方;

第三, 化工的副产氢量很大。

凌文认为,中国是一个适合氢能发展的巨大市场,将氢应用于车用动力、分布式发电等领域有很大想象空间。

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加氢基础设施有12座,在建的有近10座。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虽然我国加氢站当前规模较小,但已暴露一些问题。我国加氢站尚无法按照国际标准实现3-5分钟快速加氢,达不到商业化运营标准。此外,压缩机、加氢机等关键设备选型追求低价,无法满足长期连续可靠运营要求。此外,有关加氢站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关键设备选型等方面都缺乏标准。

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80万辆,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推广量最大的国家。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一部分,而目前只处于示范运营阶段,累积运营数量不超过1000辆。可见,电动车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流。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