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智能电网及智能电表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18-03-30 14:26:28 中国产业信息网  点击量: 评论 (0)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国对电力的需求急速增加,要求各国持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从而带动电网建设。

2014-2024 年非洲地区智能电表累计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如上图所示, 非洲地区智能电表的累计市场规模预计 2024 年将增至 99 亿美元,较 2014 年增长 234%。未来非洲电力设施的全面建设将大幅提升对智能电表的需求,也为以出口为主的国内智能电表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非洲各国家智能电表市场容量及电力相关项目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d.亚洲市场容量及分析

东南亚各国作为新兴经济体, 目前其电气化水平较低, 电网基础设施不发达,但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南亚各国电力需求增长强劲。随着近年来东南亚各国政府和相关行业在全球清洁能源等方面做出的规划和部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已经开始制定具体的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路线图,以更高效地管理和使用电能。泰国省级电力公司计划在未来 15 年内将在服务区域内投资 130 亿美元建设全国性的智能电网系统,安装超过 1,500 万只智能电表,并且考虑为居民用户提供 AMI 系统;印度尼西亚将要安装 100 万只预付费电表。同时,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将为所有的电力连接设备提供 keypad 电表,还将大范围更换旧的居民用电表;马来西亚最大电力公司 Tenaga Nasional Berhad 已实施 AMR 项目,为 4.5 万大客户配备了智能电表和 GSM 解调器,并计划实施 AMI 系统和部署智能电表。

2011-2020 年东南亚地区智能电表市场出货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如上图所示,伴随东南亚各国智能电网整体规划的布局和开展,整个东南亚地区智能电表的需求将稳定增长,预计 2020 年该地区智能电网收入达 45 亿美元,对智能电表的需求量将达到 670 万台左右。从南亚四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电力供求来看,这些国家智能电网基础较为薄弱,人均用电较低,随着多边及双边贷款组织的援助,未来 10 年南亚四国将在智能电网基础设施上作出重大投资,从而实现电网现代化,预计 2016-2026 年南亚智能电网投资总计达 81 亿美元。

2016-2026 年南亚智能电表市场出货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孟加拉人口约 1800 万,人均 GDP 1360 美元,属于贫困国家人多地少,人口十分密集。全国共 6 家电力公司,分别为:孟加拉能源发展委员会、孟加拉农村电气化委员会、达卡供电有限公司、达卡配电有限公司、孟加拉西区配电公司、 北部供电有限公司, 总用户数量约为 2650 万户, 已采购智能电表 260.50万台, 孟加拉政府计划逐步将全国的电表更换为智能预付费电表, 市场空间较大。

e.南美洲市场容量及分析

在智能电网建设和普及上,作为南美洲国土最大的国家,巴西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巴西政府一直重视用电力及相关设备水平的提高,并计划在 2021 年前安装 6,300 万只 AMI 电表。到 2022 年,巴西智能电网投资额将达 366 亿美元。在巴西政府大力支持智能电网及相关设备建设的影响下,其周边国家也陆续公布相关政策,以提升用电设施水平。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大国将首先大规模安装智能电表,其他南美洲国家也将陆续安装智能电表;预计到 2020 年,南美洲将安装 10,450 万只智能电表,总金额约 251 亿美元。

② 国内市场容量预测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 2011 年的46,928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16 年的 59,198 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76%。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对用电设备的投资有强烈的带动作用。我国社会用电量在未来十五年内将会稳步增长,“预计 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8~8.81 万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4.6%~6.6%;最大负荷达到 13.03~14.32 亿千瓦, ‘十三五’年均增速为 4.9%~6.9%。预计 203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11.3~12.67 万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 18.54~20.82 亿千瓦。”2009 年 7 月,国网制定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 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普及应用。到 2020 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坚强智能电网投资情况如下: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需要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 5-8 年。预计 2016年~2020 年,两网公司将招标 5.03 亿台智能电表,其中 4.63 亿台为更换需求。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智能电表需求统计与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上所述, 虽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推动智能电表的力度与进展有所不同,但随着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整体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表行业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 为包括公司在内的智能电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

1、海外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由于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带动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容量。且国家和地区差异,智能电表需求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因此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信息系统海外市场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态势。发达国家市场技术门槛较高,智能电表市场主要被 Itron、 Landis+Gyr 等知名企业占据。国内电表厂主要通过贴牌销售到该市场,但总体销售量不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格局则较为分散。首先,各个国家和地区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大部分国家技术门槛为满足主流国际标准和自定的技术规范,小部分国家除上述基本要求外,还有本国的产品认证的门槛,如南非。对企业快速响应定制需求的能力要求较高; 其次, 大部分新兴国家接受境外供应商参与投标和采购,小部分国家逐步开始有本地化采购的限制;第三,大规模国际招标通常要求较长的信用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一定的要求;第四,大部分国家对国际项目的供货历史和项目实施经验有限制;第五,新的项目已逐步呈现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和工程安装的需求,对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中,国际知名品牌因价格原因不具有竞争优势;部分市场被本土企业抢占了一定市场份额(如南非的 CONLOG);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表厂尝试走出去,在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国内电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全球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 以及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和发达国家电网改造与产品更新换代,都给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公司带来新的挑战。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朵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