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企业如何拥抱信息化

2014-07-01 15:00:39 北极星电力网  点击量: 评论 (0)
日前,南方电网公司举办南网讲坛第三期讲座,主题为信息化与企业管理融合创新。本次讲座邀请了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副总裁邵光华,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董事总经理陈笑冰授课。两位嘉宾通过
 
用信息化手段验证决策
 
       具体而言,在信息化企业中,信息化手段不仅用于支撑企业决策,还用于决策的验证;不仅用于支撑企业运营,还用于形成新的生产力;不仅用于提升人员能力,还用于形成协同效应。
 
        以广东移动短号集群网产品为例。短号集群网产品是广东移动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集团业务,它使用户在一定范围内享受资费优惠,从而增加用户通话分钟数,同时使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也获得提高。可是,在产品推出早期阶段却发现,虽然用户通话分钟数增加了,平均每用户价值却降低了,这就使决策层产生了怀疑。
 
        此时,广东移动的数据分析团队通过对各业务系统及手工统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短号产品可以提升数据业务,培养用户的忠诚度,保证用户即使离群后通话需求仍保持高位。同时发现80元是用户通话增加用户价值降低的临界点,应该将80元以下的用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并利用短号挽留80元以上用户。最终,广东移动决定坚持推广短号产品,配以优化的执行策略并取得明显效益。其中,仅东莞一家公司当年该项业务的全年收入为1.94亿元。
 
        由此看出,信息化手段不仅建立起经营分析系统并用于部分环节的决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它用数据持续跟踪相关决策的后续执行过程,并评估其效果、调整其策略、测量其收益。
 
传统能源行业如何参与?
 
       当今,互联网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余额宝、微信红包等弄潮儿已经在移动领域扬帆起航,信息化企业建设恰逢其时。那么,传统的能源行业如何参与信息化企业建设?
 
       首先,以新加坡能源公司为例,从组织和流程持续优化看电网企业如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新加坡新能源公司服务客户大约130万,它通过利用网上营业厅有效引导客户,从而减少了对实体营业厅的依赖,其实体营业厅、呼叫中心、网上营业厅的业务量分布比例约为10:30:60。它同时通过信息化措施保持各服务渠道业务内容、表单、流程的高度统一。
 
       如果从企业信息化角度看,一些能源企业已在多种服务渠道并存、基层业务信息支撑、营销服务系统正常运营等方面做得很好。但换作信息化企业角度思考会发现,在组织流程持续优化、不同服务渠道流程统一规范、客户信息统一管理等方面,这些企业仍有提升空间。
 
此外,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应该更加活跃地参与生产经营,应用到企业运营监测、设备管理、负荷管理等环节中。例如,澳大利亚联合能源公司就运用大数据及实时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起电网负荷管理平台,有效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将停电时间从24分钟缩短到7分钟。
 
处理好4对关系
 
        在迈向信息化企业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处理好4对关系:战略上的“整”和“增”、文化上的“心”和“形”、心态上的“危”和“畏”、效果上的“先”和“鲜”。
 
        战略上,“增”是大多数企业已经做到的,即不仅有公司战略,还依据公司战略形成信息化战略;“整”是应该做到的,越来越多的全球领先企业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信息化能力和潜力作为关键考虑因素,业务与信息化战略一体形成。
 
        文化上,“形”是大多数企业已经做到的。信息化是企业变革的一种外部要求,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管理转变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心”是需要进一步做到的,信息化成为企业主体内在属性和特征,而不单纯是企业的一种目的和一种需要。应用信息的优势,无中生有,创造新的业务。
 
        心态上,“畏”指多数企业甘于守成,对未知领域心存畏惧而创新动力不够;“危”是培育信息化时代的“危机意识”,不“畏”转变,从容驾驭风险。
 
        效果上,“鲜”是指浅尝辄止,一旦品尝到味道,便认为大功告成,不在乎其是否真正带来价值;“先”不仅是敢于试鲜,还在于持续的改进,使之成为行业标准和行业实践,对外引领潮流,对内创造竞争优势,赢得超额利润。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熊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电网 企业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