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时代的恩赐与试炼

2018-02-02 16:00:00 秦朔朋友圈  点击量: 评论 (0)
2017年初,我们创业两年多的项目B轮融资结束,投后估值10亿人民币。在创业前期对我屡次提醒劝诫,建议我去大企业工作的长辈们,终于转发了...

区块链:时代的恩赐与试炼

实践:新浪潮下的机遇与人性
在区块链领域,流行的募资方式被称为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原本仅限于极客型社区用户,基于社区贡献和信任关系,以数字货币认购的方式支持早期项目。2017年中,关于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资讯开始传播到更为大众的范围,李笑来和薛蛮子的一张合影更是引爆了主流舆论对数字货币的关注。
1、人人都是中央银行
ICO的本质是普通人可以发行一种数字货币,在他们定义的场景内流通,交换一定的价值。ICO的基本流程是基于一个社区愿景,社区核心团队编写一份白皮书,通过对已有智能合约的改进,或借助现有ETH的合约体系,发行新的通证(数字货币)。而后团队征询天使投资人(又称“基石”)的认可,他们用数字货币以一个相对低的折扣完成早期投资,而后天使协助发起团队一起以较高的价格完成更大份额的私募。一般来说,外部放出比例应达到50%以上。用这些募集而来的“资金”,团队可以申请上线交易所,与更多用户接触。之后如同上市公司一般,一边用市场贡献的“资金”实现商业场景的落地,一边保持投资者的沟通和市值管理。
新浪潮,与其说是“区块链”的浪潮,不如说是“数字货币”的浪潮。据36氪统计,2017年全球共诞生430个ICO项目,累计募集资金46亿美金。中国团队运营的波场项目发行数字货币TRX共计1000亿枚,高峰时期总市值达到1500亿人民币,这一切发生在短短两三个月之内,造富神话比比皆是。
问题是,如果人人皆是“中央银行”,人性是否经得起利益的考验?什么样的结构才足以监督这些“央行”的权利,和衡量他们的能力?这些“货币”不仅用于价值承载,也不仅用于流通交易,还要撬动更多法币(法定货币)市场的资本杠杆,是否制造了过量的泡沫?
海内外一批上市公司借区块链题材炒作,略作暗示即影响股价。凭借玩客币,迅雷股价在30个交易日内翻了5倍;凭借RRcoin,沉寂多年的人人网股价两天内狂飙78%;……被监管部门紧急叫停。
一批上市公司搁置上市计划,转向研究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募资方式。更有诸多中小型互联网团队把区块链视作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在传统互联网创业方式上不得法门的创业者,转而投入区块链项目中,凭借对区块链仓促的理解匆匆上马募资。
发行数字货币的门槛之低,导致诸多玩家进场围猎,参与者良莠不齐乱象横生。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