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2018-05-21 14:40:32 中国环境报  点击量: 评论 (0)
大会发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确保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组建生态环境部新机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任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背景下,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大会发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确保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出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战略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地位、战略地位新的宣示,推动全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基本认知上发生根本性、历史性、民族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浙江湖州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可以说,“生态文明与中国梦”范畴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使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内在属性的问题;“生态文明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凸显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方法论、实践论、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的问题;从千年大计到根本大计,极大凸显和昭示出生态文明对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历史文明传承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时代重任。

诚然,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以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和战略地位,确立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鲜明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经进入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体系”,勾勒和绘就了美丽中国总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由思潮走向伟大实践,由基本理念走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非常重大。但是仍然需要看到,作为工业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新的文明形态,当其以生态社会全面转型的形态出现,当其承担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重任,作为社会形态全面构成要素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社会面貌、文化形态,表现怎样、如何转型、以何种方式转型,这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体系”,并明确生态文明体系的丰富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向生态文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大发展战略,昭示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社会,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清晰勾勒和描绘出美丽中国总蓝图和总蓝图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建设基本路径。

第一,生态经济体系是基础,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观,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动力;始终把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实现和确保生产活动结果绿色化和生态化的途径、约束和保障,坚守“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基本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的绿色化;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构筑绿色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党的意志基石、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深化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科学政绩观建设,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他说,“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虑评价体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社会主义正是通过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从而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社会构筑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及其一系列制度和法治保障。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灵魂,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第四,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责任、动力和载体,是底线、上限和红线。要从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保障的战略高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空气、水和土壤三大战役为目标责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拟定了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若干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和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综观这些基本原则,无不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论述、科学论断及其思想内涵、内在逻辑相一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体系,无不以其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深邃性,全面和深刻地回答了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时代课题。比如:关于生态文明的历史规律,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实质,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即“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宗旨,即“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与发展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即“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论述和科学论断,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真正统一,极大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远见卓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家对自然辩证法的深谙和运用自如。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华文明丰富的生态智慧为其民族土壤和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思想,十分丰富、十分深邃。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任我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