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深度融合:政策给力 企业投入仍须加大

2013-12-12 10:31:57 中国电子报  点击量: 评论 (0)
2013年第三季度,国家密集发布了促进信息消费、两化融合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促进两化融合的政策文件。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工业各行业两化融合向更深度拓展,大型企业在完成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基础上向产业

工业企业线上业务受到线下服务滞后制约,信息化实用性人才短缺等问题仍制约着两化深度融合。

一、企业经营困难制约信息化投入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等问题,我国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相对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明显下降。8月份~9月份,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2%和48.8%,较上个月分别下降了0.2和0.4个百分点,说明在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下,小型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加大。在这种形势下,信息化建设投资将超出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服装行业为例,国内85%的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10%的企业达到了1%~2%,仅有5%的企业达到2%以上。而国外服装企业的这一比重均超过3%,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

二、工业企业线上业务受到线下服务滞后的制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业务创新,因物流、售后等线下服务滞后而阻碍线上业务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自建线下服务队伍的成本较高,导致大部分工业将线下服务业务外包给线下服务队伍或第三方公共服务机构。但是,线下服务队伍本身比较零散,同时也缺乏信息化装备,一方面造成大量的线下服务找不到合适的服务人员,另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服务人员闲置。第三方公共服务机构也由于缺少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尚未与企业线上业务对接,仍然沿用打电话接单等传统的服务模式。据北京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消费者对线上网购家电的投诉量已超过了对线下实体店的投诉。在家居领域,许多消费者反映线下的配送、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很难像线上购物那样方便快捷。

三、实用型人才短缺

随着两化融合进程的加快,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实用型人才的短缺正成为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瓶颈。2013年年初,富士康提出“百万机器人计划”,旨在2014年实现100万台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但是,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其百万机器人计划推行并不顺利,目前投入生产的机器人不足10万台。除了机器人相对高昂的造价成本,缺乏能操作机器人的高级工也是重要原因。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和技术水平的制约,一方面难以吸引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也难以靠自身力量在企业内部培养实用型人才,导致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时面临实用型人才短缺的困难。

第四季度走势判断

第四季度,各地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配套措施将大量实施,工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将有所改善,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将向地市县延伸,并将涌现一批支撑两化融合的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

一、各地落实信息消费政策和两化融合专项行动配套措施将大量实施

目前各地都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两化融合政策文件的实施方案,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地方将会出台一批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全国将掀起新一轮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热潮。从公开信息看,上海、四川、山东、青海、湖南、甘肃等省市都在积极部署具体实施方案。上海市经信委正牵头制定本市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有望在年内出台。四川省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正在制定《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已牵头制定了《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并于10月9日召开专题研讨会。湖南省政府9月4日组织召开促进信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