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余热供热系统失水量控制实践与研究

2018-12-11 14:36:38 电力设备 作者:吴凯  点击量: 评论 (0)
摘要:发电余热供热系统的循环水被誉为黄金水,国内外专家都在致力于控制失水量的研究,中国航发黎明动力分公司在实践中摸索,采取多项措施

2.5实施终端监控,及时调整供热参数

满足用户的要求,就需要了解用户的困难,为用户解决问题,供热系统就是要保证热用户热量要求,随时了解热用户的供热品质,对于民用住宅及厂房采暖,关键性问题是保证室内温度,但供热单位不能对所有用户进行走访,更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绝大多数用户也不可能对家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向供热公司提出要求。为解决无法实时监测供热品质、满足热用户需求的问题,动力分公司想用户之所想,在所辖热用户中对有代表性的住宅安装了在线温度监测设备,生产车间的厂房、居民小区等住宅中的顶楼、冷山墙住户、供热终端用户的室内温度可以实时传入调度中心,运行人员根据热用户室内温度对系统进行调整,实现了快速调节的目标。

2.6控制排气放水点

热力系统在进行设计时,工艺性的排气放水点是不可缺少的,热用户终端、高点、低点都要设置相应的阀门,但该阀门一般只在系统首次上水时,运行人员进行一次检查,系统运行后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阀门,因此就出现此类阀门无人控制的问题,热用户可以随意进行开启。其次,部分热用户为防止出现供热品质不好的问题,人为的设置排气放水点。动力分公司对所有的热用户每年都进行普查,对于确实有供热品质不好的用户,由动力分公司负责对局部系统进行改造。

2.7发动员工,查漏堵漏

庞大的供热管网,由于设备材质、阀门质量、用户放水等原因,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漏点、造成失水,为将 查漏堵漏工作落实到实处,动力分公司将外管网进行了责任承包,每部分管网及热用户都专人负责,在每个关键点设立巡查卡,查漏堵漏人员只有到现场才能在巡查卡上签字,巡查卡由运行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从客观上强制员工进行查漏堵漏。为从主观上调动员工的查漏意识,制定了查漏奖励办法,对于查漏人员根据不同情况每个漏点给子200元至500元的奖励,对于能够经常查到漏点的人员还在绩效工资上给予鼓励,对于能够找到补水量增大根本原因的个人或部门给予重奖

2.8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所有供热单位的员工对供热系统的补水问题都视为正常现象,分公司制定的补水指标,无论是本单位的内部职工还是外单位人员都持有不赞同的观点,特别是运行人员极力反对制定的补水指标。针对此问题,分公司将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使员工转变观念,运行记录中显示,供热系统的补水量一度出现过零补水量,现在绝大多数员工对于供热系统补水量的考核已持赞同的观点。其次,结合系统结构上对员工进行培训,分公司的供热系统分支较多,员工对系统的了解不为全面。为此,分公司将培训工作做为经常性任务来抓,使职工明确供热系统是多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如果系统不进行排污是不应有失水的,补水量控制在“零”吨的目标从理论是可实现的。

2.9制度化管理

为使供热系统失水控制走向制度化,分公司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将奖惩机制与考核联系到一起。考核办法中将不同系统不同热力要求进行区分,对各管网系统制定了上、中、下限,补水量的奖惩依据上、中、下限的数据而定,使考核得以量化。对管网水质的PH值建立了考核制度,由当班人员每小时进行一次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定期抽查,制度化管理将员工对补水量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

2.10网络化管理

网络平台搭建后,分公司领导及值班调度每天通过网络参数及曲线进行补水量的运行监督。完善后的网络化补水量考核记录,每小时的补水记录及补水曲线图直接在网络上体现出来,针对网络监督情况,生产部门与责任单位可及时进行了失水的原因分析。各部门将补水曲线张帖在墙上,按曲线的走向分析补水量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由数值观察补水量低而乐观的想法,通过曲线的趋势观察热力系统的补水情况,发现补水量有上升趋势,提前采取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办公自动化 软件在生产管理上应用后,将补水量记录纳入此软件中,补水量增大时,系统自动提示运行人员,实现了实时控制补水量的目的。

3小结

发电余热供热系统失水量得到控制,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取得了社会效益。补水量降低,制水的耗盐量降低,节约补水泵耗电量,节约燃料消耗量,延长管道与设备大修期;补水量降低,减少了离子交换制水过程中污水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减少了加热补水消耗燃料排放烟气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动力分公司 吴凯)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