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03-02 10:24:05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9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实验室目前拥有科研实验用房9020平方米,主要设备、仪器总值达27334万元,其中单价50万元以上的仪器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9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实验室目前拥有科研实验用房9020平方米,主要设备、仪器总值达27334万元,其中单价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48台/套;单价5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11台/套。建有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极低频电磁场生态影响长期观测基地、环境气候实验室、特高压电晕笼、电磁环境测试场与全天候测试系统等大型实验平台。
       实验室在电网电磁环境特性及影响、电网噪声特性及控制、电网电磁干扰特性及防护、新型环保输电技术与设备等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一分钟了解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
 
一分钟了解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特高压电晕笼
 
主要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实验室主要开展电网电磁环境特性及影响、电网噪声特性及控制技术、电网电磁骚扰特性及防护技术、新型环保输电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近5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国家电网公司等科技项目80余项,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3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10项、行业技术标准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4项,出版专著17部。
 
重大创新成果
 
(1)特高压工程的技术突破
       提出了特高压电磁环境控制标准、导线布置与电磁影响防护措施,以及线路走廊与民房关系处理原则,实现了特高压工程的电磁影响水平与500kV工程相当的目标。建立了特高压输电线路与无线台站、油气管道之间的电磁干扰仿真平台,解决了特高压输电线路与其他系统间的电磁干扰防护问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全部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并成为国际标准。
(2)三峡输电系统工程的技术创新
       提出了取消三峡船闸电磁防护网的技术方案,消除了三峡电站500kV线路密集跨越船闸时,产生的电场和电磁干扰对过闸船舶内的人员安全及通信构成的威胁,解决了500kV变电站的电磁兼容问题,实现了保护设备的开关场下放,制定了500kV变电站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标准。节省工程造价上亿元,并保持了坝区整体景观宏伟。
(3)广域空间条件下大电网与外系统间电磁兼容技术
        建立了极大电尺寸复杂结构的高压输电线路与敏感系统间电磁相互影响分析体系,提出了高压架空线路与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灯7类型无线电台间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压缩了传统的防护距离,解决了电网与其他系统密集共存的电磁干扰问题。
 
成果转化
直流合成场测量装置
       实验室承担的《直流合成场测量装置研制及应用》项目,制定了《直流换流站与线路合成场、离子流密度测量方法》、《±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限值》标准,开发了大量程范围、高精度的直流合成场测量装置,为直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特性研究和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目前,该测量装置已应用于我国所有的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环评工作,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大雨条件下计算激发函数和可听噪声的预测方法
       实验室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特高压交流线路导线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试验研究,提出了大雨条件下计算激发函数和可听噪声的预测方法,较国外方法更接近实测结果。研究成果在同塔双回交流特高压线路的导线选型、杆塔减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皖电东送和浙北-福州特高压工程建设中,节约开支12.02亿元;在建的“四交”特高压工程(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预计可节约开支30.55亿元。
 
人才及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人,高级工程师47人;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44人;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比例为82.8%,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为78.9%。40岁以下共52人,40-49岁8人,50岁以上16人,科研团队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实验室还聘请了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潘垣、西安交通大学邱爱慈、国家电网公司陈维江等三位院士在内的12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客座研究员。
       实验室搭建了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人才引进标准化机制、科研导师机制、评价考核机制、自由发展机制、联合培养机制、开放式实验室机制等6大机制,保证高水平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预计到“十三五”末,实验室固定员工将发展到100人左右,其中教授级高工25人以上,高级工程师65人以上,国家电网公司领军人才4人以上;30%以上的员工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的员工具有硕士学位。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专业结构合理、具有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
 
开放共享与合作交流
 
        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近六年来实验室设立的开放课题达数十项,经费累计1168万元,支持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和高水平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合作交流
        实验室与国际组织不定期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分别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对瑞士WHO总部、德国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院、英国国家电网公司、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IEEE/ ICES)、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SCE)和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CRIEPI)等进行了访问交流。

   实验室作为IEC/TC77和IEC/TC99国内归口单位,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目前实验室已有两人成为IEC/CISPR B WG2和CIGRE C3.40工作组成员,分别参加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和风场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与导则的制定工作。
 
下一步工作规划
1
       以青藏联网为依托,建设高海拔电晕笼,研究高海拔条件下的交、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特性;依托皖电东送工程,建设电磁环境长期观测站,开展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的长期实测及精确预测公式研究工作。
2
       建设大型电波暗室,开展超特高压稳态和暂态电磁环境模拟试验,研究电网暂态电磁骚扰产生机机理和传播特性,并制定相关设备电磁兼容试验标准;建立电网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仿真平台,开展电网电磁环境预测和系统间电磁干扰预测研究。
 
3
       建设并完善特高压交流设备全工况试验研究平台的试验能力,使该试验研究平台可模拟特高压交流设备的运行工况,对特高压交流设备进行长期带电考核试验研究,提高国产特高压交流设备的长期运行可靠性。
4
       建设并完善特高压设备带电考核平台,创造交流特高压设备绝缘裕度试验研究条件,为交流特高压设备现场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和检测监测设备研制提供条件。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