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明星”黎明与万家灯火

2018-08-24 14:51:28 国家电网报  点击量: 评论 (0)
8月18日,《人民日报》第12版刊发报告文学《“明星”黎明与万家灯火》,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用惯常思维看来,发明创造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的壮举,可张黎明的发明创造更像是田野调查的结果,就像一根小草对手指的伤害,人人习以为常,可在木匠大师鲁班那里却诞生了锯子。这样的观察、发现与发明,更像一束束、一朵朵充满异香的花絮,汇成了这位蓝领科技创新的“大观园”。

“大观园”里,创新的花絮,如雪,似蝶。

花絮之一:曾几何时,飞鸟被看作线路的死敌。鸟儿们常常不请自到飞临线路设施上“做客”,或者衔来铁丝、铁片等导电物筑巢“安家”,由此酿成鸟、线、变电设施“同归于尽”的恶性事故。张黎明经过长期对鸟类栖息规律的观察,主持发明了“三防凉帽”:防鸟害,防锈蚀,防污闪。既增强安全性,也降低维护成本,还促成了鸟类与供电器材的和谐共处。该项目推广使用后,电力系统一片叫好。

花絮之二:社区用电一旦超负荷或遇到雷雨天气,变压器最容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为了啃下这一硬骨头,张黎明巧妙利用物理学重力跌落原理,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既可减轻登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个发明投入使用后,不仅减少了10千伏停电户数,缩小了低电压停电范围,而且故障处理耗时由原来的平均45分钟缩短到8分钟。这项荣获国家专利的发明项目,每年可减少因停电带来的损失300万元。

花絮之三:在绝缘斗臂车上实施带电作业,师傅们必须身穿厚重的绝缘服,戴着笨重的绝缘手套进行导线剥切。烈日之下,时有中暑情况发生。“能不能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呢?”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张黎明立即带领工作室的“创客”们投入研究,他们遍查资料,反复设计,现场试验。一次,两次,三次……失败,失败,再失败……“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一项轰动国家电网系统的智能机器人“创享一号”横空出世。张黎明给这项获得国家专利的成果取了个名字:“钢铁侠”。“钢铁侠”在国家电网第三届青创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

……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滨海供电公司依托“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建立形成了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创新工作坊“三级联动”机制,先后孵化出“金种子”“星空”“静默”“蒲公英”等8个班组创新工作坊,“创客”队伍发展到157人,其中有9人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210人提高了技能等级。工作室成立7年来,累计开展技术革新4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40多个,其中有20多项成果填补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空白,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10亿元。2013年以来,“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先后被授予“天津市十大示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而张黎明自己,也先后戴上了“滨海工匠”、“天津工匠”和“国网工匠”的桂冠。

有人夸张黎明:“你是蓝领队伍里走出来的大国工匠。”

张黎明说:“我只是用心了。”

用心?我突然想起一位学者从天津青少年第三届科学嘉年华开幕式上给我打来的电话:“有位小朋友告诉我,张黎明叔叔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发明创造,我们应该更能。看来,小朋友们是用心了。”

又是一个用心。

“少年强则国强”。张黎明也曾有过少年时代,这是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这是上一代点亮下一代的梦。

“明星”黎明的生活秘密

“我们心中真正的明星,是黎明。”一位社区大娘给我说。

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感慨了,可是,与生俱来的惯性错觉仍然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香港影视明星黎明。

我非常清醒“明星”这个词在当下的世界意味着什么,比如狂热的崇拜与追逐,再比如,心灵与情感的远与近。

我当然没有影视明星黎明的联系方式,可是,当我和张黎明互加微信的一刹那,我才知道,这位被“时代楷模”、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绚丽光环环绕着的大“明星”,他的手机号码居然是面向社会公开的。

公开在哪里?在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上,在街道市民服务手册上,在便民爱心卡上。万千个手机铃声,像“观众”与“明星”的一个个订单,自然而然地形成他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是,他这个“明星”的“走台”不是在霓虹闪烁、呼声震天的演义场,而是操工具,出门,上街,进厂,入户,登杆,攀梯……2016年5月,张黎明充分利用新媒体,开通了“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微信公众号平台,把自己和队友们的信息直接公布在信息网络平台。

“都说如今的人都好追星,咱追的是‘电’星。”一位物业公司的经理告诉我。

大凡“明星”,共同点是你很难采访到他。即便找到他,他也无法确保有时间跟你聊。他和时间一样,早已不属于他自己。

我和张黎明面对面坐了不到两小时,这期间他的手机响了至少6次,离座出门至少3次。我这才获知,他不光要随时对接来自厂区、社区的报修业务,还要挤出时间宣讲十九大报告。一名队友告诉我:“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已前往市直、区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十九大报告29次。”仅近期宣讲过的大型企业就有天津水务集团、天津水产集团、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天一建设集团……“我是一线的职工,我最想去的地方,同样是一线”。张黎明深有感触地说。我了解到,张黎明的身影出现最多的地方,往往是班组、车间、社区、边防站点,和他围在一起的,多是工人、农民、青年员工……

截至我采访的当天,张黎明已接待前来“求经问宝”的团队30批次:北京的,河北的,山西的,江苏的……

凡是“取”上“真经”的,无不大发感慨,而感慨词多是“真没想到”“长见识了”“我们也和电拼了几十年,这下突然开窍了。”

一位来自山东电力系统的技术员告诉我:“从张黎明这里,我取到了火种。”

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我突然意识到,此刻的张黎明,更像一位播火者。

“勿以善小而不为”。老旧小区的楼道,往往被昏暗笼罩,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夜晚进出楼道如履薄冰。2017年5月,张黎明主动捐献滨海“文明个人”奖励金1万元,成立了“黎明·善小”微基金,并动员居委会在社区募捐光明志愿者,也就是说,志愿者只需使用一种能声光控制的LED节能灯泡,每年承担微不足道的1.5元电费,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已经有600多层老旧楼层的200多户居民告别了黑暗,迎来了光明。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人们往往就忽略了他的身份和职业,只把他看做一个好人。”社区工作人员张妍说。

2015年3月的一天,张黎明接到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大娘陈雨兰打来的电话:“黎明,我心脏病犯了,可孩子们一时联系不上……”

多少年了,这种与“电”毫无关联的电话总是接踵而至,但张黎明非常清醒,所谓“善小”,不止姓“电”,它还姓“善”。张黎明二话没说,带领队员们赶往大娘家里,他把大娘背下楼,5分钟就送进了医院。医护人员看到来者是身穿“红马甲”的服务队员,立即开启绿色通道……

一位医生心有余悸地感慨:“假如再晚到5分钟,就……”

张黎明告诉我:“好多人问我有什么高大上的思想根基,其实,我就是个普通人,我得对得住当年引领我走上‘电路’的父亲、师傅,还有我的妻子和孩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张黎明祖籍河北省,作为中建六局的职工子弟,幼小的他曾随父亲四海为家,辗转大半个中国。他目睹了父辈们在内蒙古开发海勃湾矿区、在湖北十堰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在丹江口修筑水库、在燕赵大地引滦入津、在大港鏖战发电厂的风餐露宿和冲天干劲。曾几何时,他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都见不到父亲的踪影。他常常问母亲的一句话,与当下某省卫视开办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名称可谓异曲同工:“爸爸去哪儿?”

母亲就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爸爸来信了,在甘肃酒泉呢。”

“爸爸来信了,在宁夏银川呢。”

“爸爸来信了……”

只是,同样的亲子,同样的户外,同样的真人,“上演”的却是另一种主题,弥散的却是另一种人生况味。

张黎明的母亲今年74岁,是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可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不仅婉拒子女照顾,而且坚持为邻居理发剪头50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婴幼儿,她则登门服务。“她的收费完全是象征性的。”一位大爷给我娓娓道来:“过去她剪一次头收费5毛钱,现在呢?您猜。”我当然猜不出来,但我知道如今津门普遍的理发行情价位在20元以上。最终还是大爷揭晓了答案:“5元。”

张黎明出生于苍茫的内蒙古大漠,那是1969年8月的一个黎明。父亲后来问他:“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张黎明回答:“我懂。”

“你真懂?”

“嗯,您干什么,我将来就干什么,因为我是黎明。”

1984年,少年张黎明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天津电力技校。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和许多国营企业转型期的阵痛一样,张黎明的妻子下岗多年,一直在外打工。很多人建议他利用“显赫”的“明星”身份在电力系统为妻子安排一份工作,或者动用人脉在相关业务单位谋一个岗位,但张黎明只吐了一个字:“不!”在张黎明这里,小家和大家,都是同一个家。

《朱子家训》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家过日子的千年古训,可张黎明却无法做到“忠孝两全”,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父亲病危时、妻子分娩时、儿子高考时……父亲生前这样安慰他:“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我的影子,这就是最大的孝了。”

一句话,让张黎明的内心顿然“跳闸”,滚烫的泪水像涌泉一样夺眶而出。“男儿有泪不轻弹”。张黎明控制得了万千电闸,却控制不了那一刻的“心闸”。

在老一辈创业者的脚印里,张黎明走出了自己。那些脚印,是历史的唤醒,是时代的回眸,有节奏,有韵律,有张弛,有温度,像首尾呼应的人生乐章。

张黎明服务了半辈子,设计了半辈子,策划了半辈子,梦想了半辈子,如今,他的白发和皱纹里已经悄悄隐现出夕阳的清辉,可他对未来的设计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开一个饺子馆,我剁馅儿,妻子擀皮儿,不是为挣钱,只为一家人图个乐呵。”

我无法想象十年后的饺子馆将是什么模样,但我却似乎闻到饺子的馨香,那种香,不光来自那馅儿,那皮儿,那乐呵……

结语

斗转星移。无论时空如何变幻,每天都有一个新的黎明诞生。像初心,也像坚守。

这是属于张黎明的黎明,属于滨海的黎明,也是属于1.2万平方公里津沽大地上的黎明。“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这片热土上,正在走出一个个杨黎明、赵黎明、孙黎明、郑黎明……

他们不是张黎明,可他们真像张黎明。

有梦的地方,黎明始终在迎接太阳。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