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新能源产业新趋势和特点

2018-11-30 16:03:22 南方能源观察 作者:刘满平  点击量: 评论 (0)
一、新能源度电成本将持续降低,平价上网可期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链逐步实现国产化,设备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产业规模的扩大...

五、新能源行业内新模式、新业态将大量涌

现随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再加上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能源、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能源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发展,未来新能源行业将会催生很多不同于之前传统的企业模式,其经营方 式也会发生很大改变。例如,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产业的结合将给新能源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共享经济有可能使新能源的边际成本降到零,越来越多的企业、公用建筑和家庭,在消费新能源的同时,开始成为新能源生产者。再如,在电动汽车、灵活性资源、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与第三方服务等领域内,已经出现多种企业创新模式,正在重塑新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推动新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新能源行业发展更需补贴之外的其他支持

我国新能源行业之所以短期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价格、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经济激励型政策,对解决新能源产能成本过高、市场需求薄弱、提升产业竞争力等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未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扩大、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行业尽管仍需要政策的支持,但不仅仅是依靠以财政和价格为核心的补贴支持,更需要政府补贴之外的其他政策支持,例如,需要政府在产业发展上做出合理的长远规划。同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布局、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引导产业合理发展,积极培育新能源行业的现实竞争力,理顺消费转型等各种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弃风弃光率,保护和支持产业发展,帮助行业规避商业机构的经营风险。

七、过剩矛盾比较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推动

在众多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虽正处在成长期但也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例如,自新能源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很多地方和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大规模投资新能源产业,导致出现“一哄 而上、混乱发展”的局面。此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主要是沿用过去加工贸易的传统模式,两头在外,产业集中在产品加工制造环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严重受创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能源产业,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我国新能源产品在国外销售。在国内市场尚未好好经营而国家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很多企业通过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来抢占市场,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过剩产能。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中太阳能光伏设备产能利用率仅仅为59.6%,风电设备为68.8%。因此,未来在新能源产业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产能过剩矛盾,势在必行。

八、跨界进军新能源行业增多,单一能源企业向综合性能源企业转变

基于新能源未来发展前景,近年来诸多国际油气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进军新能源行业,并加大投入,以求实现从油气公司向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转变。从各大公司的新能源战略布局来看,各公司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地热能源、氢燃料以及储能技术各大业务板块,各有侧重,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竞争优势。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油石化公司也较早就进入新能源产业,加大力度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生产。例如,中石油侧重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中石化高调进军甲醇开发;中海油未来重点发展海上风力发电等。此外,部分非能源企业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恒大集团、华夏幸福,制造企业格力,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等,也纷纷宣布将进入新能源行业。可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传统能源企业或非能源企业跨界进军新能源行业。之前单一的能源企业将向综合性能源企业转变以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