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2亿的新能源专用车电池王者缘何倒下?

2018-07-16 16:29:35 南方周末  点击量: 评论 (0)
新能源专用车躲过了2016年那一轮“骗补”清查风暴,却躲不开市场竞争带来的新一轮洗牌。即使如沃特玛这样滚雪球般滚出市场第一的规模,亦不能获得免死金牌。

“反向定制”的奥秘

沃特玛在2011年开始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是在那一年,日后成为中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宁德时代(300750.SZ)从ATL动力电池部门剥离,独立为公司运作。

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萌芽期,新能源汽车更多只是汽车展台上的陈列品。沃特玛没有宁德时代的好运气——有宝马这样的大客户找上门来一起修炼内功,也不像比亚迪那样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可以直接配套,只能自力更生,主动出击。

2013年10月,沃特玛搬进了新厂区,并当选为“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很快它牵头发起了“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围绕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等核心零部件及其关键技术,试图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最初,加入这个联盟的主要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抱团与整车企业展开合作。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普及,联盟逐渐转向了政企合作方向,并开始了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探索以及城市交通出行的宏大布局。

按照其规划,联盟将以省为单位,在全国建立电池及上游材料产业园、商用车产业园、乘用车产业园、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发电储能充电产业园、高端新兴制造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和一个大数据中心的“7+1”产业布局。

同时,搭建政企资本合作平台,由联盟的4个平台运营公司(民富沃能、新沃运力、中沃绿源、享开就开)+1个充维运营公司(粤沃科技),“4+1”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主体,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新能源车5年推广替代计划,确保新能源汽车尽快落地。

动力电池研究人员张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一联盟落地,主要是以本地客车厂+沃特玛电池合作,产品以商用车、专用车为主,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替换原有燃油车。政府得到了投资、新能源汽车也换了,企业拿到国家、地方补贴赚到钱了,各取所需。

2018年1月23日,联盟秘书长王学强在工信部召集的一次研讨会上透露,联盟已投放运营新能源汽车超过45000台,建成汽车租赁网点近千个;累计投放移动补电车5000台,建设充电场站500个,充电桩超5000个。

联盟为沃特玛带来了非常高的销售收入。2018年6月4日,坚瑞沃能在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中披露,2017年沃特玛销售终端客户为联盟成员的有:快充王16.55亿元、占比17.56%,新沃运力12.16亿元、占比11.84%。

这个本该皆大欢喜的联盟,却因为沃特玛与联盟企业“反向定制”模式——联盟内的运营平台向车企定制车辆,指定车企向沃特玛采购电池而备受争议。

2017年底,财新网、中国经营报、网易清流工作室陆续报道了沃特玛在山西、湖南、深圳、惠州囤车闲置,雇司机空驶,以达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所要求的3万公里里程要求。

作为联盟的主要发起人,沃特玛冲在了全国布局的前列。2015年底时,沃特玛的子公司和联营公司数量仅11家,2017年一年就新设了35家子公司。这样的快速扩张,对企业资金链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018年3月25日,沃特玛供应商在沃特玛总部大门前拉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虚开商业承兑汇票欺骗供应商,到期无法承兑,请还供应商血汗钱”的白色横幅。追讨资金的同时,与沃特玛合作的整车厂也向沃特玛以及关联运营平台公司提起诉讼,冻结了沃特玛的银行账户及资产。

沃特玛一位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因为资金紧张问题,沃特玛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富沃能”)不能如约向车企采购整车,多家合作车企提起民事诉讼诉前财产保全。

南方周末记者向多家车企求证诉讼详细内容,他们均以正在与沃特玛协商、不合适公开为由婉拒。其中,同属于东风汽车集团的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跟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也打起了官司。

2018年5月4日,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一口气对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等,发起了一共51起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民事诉讼保全。

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是沃特玛2016、2017年的第一大销售客户。根据坚瑞沃能此前的年报、公告披露,民富沃能向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签订了51笔借款合同,以其所有的2500辆厢式运输车作为抵押物提供抵押担保。同时,沃特玛、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为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成败专用车

按照第三方研究机构高工锂电的数据,最近几年沃特玛电池连续在专用车领域的装机量排名第一、连续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联盟“反向定制”和专用车都功不可没。

沃特玛试图用手头的新能源车辆来抵偿供应商欠款,但是遭到了拒绝。2018年4月,来自安徽的沃特玛供应商胡先生试图低价卖掉抵债的8台客车、25台物流车,并不顺利。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自己公司拿这些车没有用,也没人愿意买,因为电池实在跑不起来。

沃特玛唯一仍在开工的生产线设在D1栋、一座5层的建筑里。这栋建筑外墙上挂着四排红色方块字,“沃特玛新能源使命:体积相同,能量最高,质量最轻;能量相同,体积最小,价格最低;价格相同,安全最好,航程最远”。

搭载沃特玛电池的车辆,以“反向定制”的专用车居多,在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等方面没能接受市场检验。2018年6月4日,坚瑞沃能在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中披露,2017年其专用车动力电池收入为26.43亿元,收入占比20.05%,销量1.64Gwh;商用车,14.50亿元、占比15.38%,销量0.90Gwh。

张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相比沃特玛电池的体量,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还是偏少。沃特玛的核心问题还是产品质量。对动力电池来说,产品质量是关键,短时间内以量求质,只是暂时风光。专用车对电池的要求不及乘用车,沃特玛至今没能进入乘用车配套,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2013年起,国家对纯电动专用车的补贴按电池容量计算,每千瓦时补贴2000元,每辆车补贴总额不超过15万元,部分城市的地方补贴与中央补贴比例为1:1,一辆纯电动物流车最多能拿到30万元补贴。2014年、2015年,这一补贴分别退坡10%和20%。

李平对南方周末记者称,此前专用车市场销售十分混乱,为了补贴,不少车企做过0元卖车,甚至倒贴钱卖车的事情,导致很多专用车闲置,出现一个司机开两三台车的情况。

高工锂电分析师胡锋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因为2015年专用车市场基数比客车小、补贴金额也比较低,没有成为“骗补事件”的整顿目标。从历年数据看,新能源专用车市场比较混乱,没有乘用车、客车那样严格的安全、碰撞测试和试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向研发和设计,很多组装厂就可以做,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名单变化很大,通常就是靠一两个订单排名就大大上升。

胡锋认为,新能源车客车每年的新增量在50万左右,而专用车超过了300万辆,新能源专用车的市场容量比新能源客车要大得多。在公交车、出租车之后,专用车正在成为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新领域。

2017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十四个部门印发《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鼓励各地创新政策措施,推广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物流企业也纷纷推出各自的物流车“油改电”计划,京东、菜鸟、顺丰、邮政等主要物流企业陆续把燃油车替换为新能源物流车。

胡锋介绍,与沃特玛此前的“反向定制”类似,这些物流企业出于品质考虑,也会指定自己选定的电池品牌,物流汽车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洗牌,越来越向龙头企业集中。2018年5月,宁德时代已经占据市场约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占据了20%,头部企业供不应求,中小企业却开不了工,这也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艰难现实。

2018年6月15日,交通部、公安部、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确定22个城市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沃特玛总部所在城市深圳,成为首个出台电动物流车运营补贴的城市,但是沃特玛已经命悬一线。

2018年7月6日中午,一辆白色SUV停在了沃特玛总部北门旁,下来四位年轻男女。他们来自一家珠海的消费类电池厂家,听闻沃特玛给员工放假的消息后,想直接在沃特玛门口现场招聘员工。

在与保安交涉不成、无法进入员工宿舍之后,他们蹲守在门口,抓住每一个进出沃特玛的员工问,“你是在沃特玛工作的吗?要不要去珠海或者重庆上班?”

(应受访者要求,张功、李平为化名)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